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2716424
74例胰腺炎CT表现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中国保健 2010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6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0 - 34 - 02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CT表现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笔者收集我院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根据病理、典型CT表现及临床体征证实的74例急、慢性胰腺炎进行分析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急性胰腺炎:共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22~73岁,平均47岁。主要症状与体征:中上腹持续性疼痛,疼痛持续4小时至2天,其中22例伴恶心,呕吐,发病前有饱餐及饮酒史4例,伴黄疸6例。62例血清淀粉酶均高于正常水平(400~1860U/L),平均882U/L。手术、病理、临床诊断:急性间质性胰腺炎3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8例。(2)慢性胰腺炎: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4~75岁,平均56岁,主要症状及体征: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黄疸、发热、手足抽搐等。

    1.2 检查技术采用西门子Sensation64排CT进行扫描,予仰卧位连续容积扫描,层厚5~17mm,扫描范围由膈顶至胰腺钩突下方平扫。其中50例进行增强扫描,非离子型造影剂80~100ml,速率3ml/秒,分别于23秒及65秒扫描,获取胰腺动脉期及胰腺实质期影像。

    2 结 果

    急性胰腺炎:62例除4例胰腺CT表现正常外,胰腺均呈局限性或普遍性肿胀,其边缘模糊,胰腺实质内点状低密度区20例,增强扫描低密度坏死灶与增强正常胰腺组织形成明显对比,胰管扩张6例,胰头胆总管扩张4例。胰外侵犯主要表现为胰周不同程度液体渗出积聚,少量渗液积聚胰腺包膜下12例,合并左肾前筋膜增厚4例。累及小网膜囊28例,左肾区24例,左结肠旁沟18例,右肾区6例;右结肠旁沟10例,肠系膜血管根部2例;胰体、尾部假性囊肿12例;并发蜂窝组织炎2例,合并胸水形成4例。脾包膜下积液并脾密度减低2例。

    慢性胰腺炎:12例病变中,胰体、尾区饱满2例,胰体尾部均萎缩并胰头、体、尾多发钙化斑8例,钙化斑呈弥漫分散,沿胰管走向分布。胰管扩张4例,胰头、尾小囊状影2例,出现梗阻性胆管扩张2例。

    3 讨 论

    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将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间质性胰腺炎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992年在美国Atlanta举行的国际座谈会将急性胰腺炎分为2型:即轻型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间质性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实质、间质的水肿,缺乏或很少有远处器官的功能衰竭,临床症状轻,能迅速痊愈,少有发症[1]。本组28例病例中,胰腺头、体尾部不同程度增大24例,4例胰腺CT扫描基本正常,占14.4%。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明显肿大,为弥漫性肿大或局限于体尾部的体积增大,轮廓不规则,胰腺密度由于水肿、出血、坏死而不均匀,胰腺坏死区表现为斑片样或大片状低密度区,如有出血,则表现为高密度影夹杂在低密度影中,予增强扫描,正常胰腺明显强化,胰腺坏死区由于血管损伤、闭塞和微血栓的形成,表现为无强化区。本组34例均可见相关CT表现。慢性胰腺炎以不可逆的胰腺纤维化、腺体萎缩并进而影响其内外分泌功能为主要病理表现[2]。慢性胰腺炎的胰腺体积可局限性增大、正常大小或萎缩,由于慢性胰腺炎多是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是胰腺不可逆转的炎症,胰腺全部或部分增厚发硬、结缔组织增生、腺泡萎缩减少、胰腺萎缩,本组10例胰腺体尾部萎缩。沿胰管分布的结节状、条状或星形钙化斑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特征性,钙化斑CT值为70~200HU,本组12例病例中,有10例出现胰头、体、尾多发钙化斑,占80%。部分慢性胰腺炎病变局限于胰头区时,引起胰头肿大,常致总胆管下端梗阻,扩张的总胆管呈圆形、边界光滑,自上而下逐渐变细,终止于胰头内,无总胆管的变形或突变,其扩张程度多不重,病程呈渐进性。

    综上所述,胰腺炎性病变具有特征性CT影像表现,CT扫描可以对病变程度、胰腺外侵犯范围及并发症有无做出判断,对急慢性胰腺炎的正确诊断和评价病变的严重程度,提示预后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Balthazar EJ.Staging of acute pancretitis.Radiol Clin North Am,2002,40:1199-1209.

    [2] 李绍林,张雪林.胰腺炎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3):187., 百拇医药(王秀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