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并子宫肌瘤挖除术103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490KB,2页)。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1 - 11 - 02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挖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并将其与同期行单纯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肌瘤挖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与单纯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挖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必要的,但对于较大(直径≥6cm)的肌瘤和多发性子宫肌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肌瘤;肌瘤挖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3%~7.2%[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术中遇到子宫肌瘤者明显增加,剖宫产术中对合并子宫肌瘤是否同时挖除,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就我院5年来经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103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挖除术且资料完整的103例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4.5岁,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行单纯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孕周、产次、产科情况及一般状况均有可比性。
1.2 子宫肌瘤情况 浆膜下子宫肌瘤57例,肌壁间肌瘤43例,黏膜下肌瘤3例;单发子宫肌瘤74例,多发子宫肌瘤29例;按肌瘤直径、个数再将观察组分为两组:多发或直径≥6cm43例;单发、直径0.05);多发或肌瘤≥6cm组与单纯剖宫产术组比较两者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比较多发或肌瘤≥6cm组的手术时间与单发、肌瘤<6㎝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发、肌瘤<6㎝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组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产褥期情况产后单发、肌瘤<6㎝组;多发或肌瘤≥6cm组各有2例术后2天体温达36.8℃,对照组2例术后2天体温达到36.8℃,经治疗后第3天体温逐渐降至正常,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复旧、恶露排出量、切口愈合等,3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术后病理检查103例均为平滑肌瘤,其中红色变性17例,玻璃变样性7例,肌瘤变性共计24例,占23.30%。
3 讨 论
3.1 关于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可行性剖宫产同时是否行肌瘤挖除术目前仍有不同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剖宫产术中除带蒂的浆膜下肌瘤、靠近剖宫产切口容易剔除的肌瘤或不太大的浆膜下肌瘤外一般不主张在剖宫产行肌瘤挖除术[3]。原因是妊娠期子宫肌壁血流丰富,手术挖出易致出血增多。肌瘤变软,位置改变增加手术的难度,也增加了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机会。另一种观点认为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与单纯剖宫产相比出血量增加不多,手术难度也无明显增加,如留下子宫肌瘤不处理,则影响子宫缩复,盆腔感染的机会也增多[4],且可使病人免受日后再次手术的痛苦。
本文统计对于单发、肌瘤<6㎝的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挖除术比单纯剖宫产出血量、手术难度、无明显增加。而对于多发或直径≥6cm的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挖除术比单纯剖宫产术出血量、手术难度有明显增加,但并不增加术后病率及影响子宫复旧情况。这就要求术前配血,且要求施术者技术娴熟,能承担髂内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结扎及子宫切除术。本组103例剖宫产同时挖出子宫肌瘤者,除8例因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3例因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影响胎头入盆而行剖宫产外,其余均有产科指征而行剖宫产。因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不影响自然分娩的情况下应尽量经阴分娩。
3.2 关于预防和减少术中出血的问题为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要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术中一般先做剖宫产,除黏膜下肌瘤经宫腔切除外其余均应先缝合剖宫产切口,然后再做肌瘤挖除术;术中应用缩宫素、欣母沛、或米索前列醇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对于较大或特殊部位的肌瘤,在挖除前要安放止血带以暂时阻断子宫血供,以减少出血等。
综上所述,剖宫产同时行肌瘤挖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对单发、直径<6㎝的子宫肌瘤,同时挖除可免除患者行再次手术之苦。对于巨大的肌瘤须在备血且有熟练技术的同时行为肌瘤挖除术,对于有严重并发症者或部位特殊血运丰富的肌瘤可暂不挖除,以免带来严重后果,可待在产后子宫恢复后在非孕期处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