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儿科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2)12-0080-02【摘要】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儿科血液标本的采集具有影响因素复杂、不受检验人员控制等特点,是临床检验系统全面质量控制中最薄弱的环节。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不断沟通,以及医院网络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网络信息系统 (LIS) 的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保证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合格。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
【关键词】分析前;质量控制;儿科;血液标本
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全面质量控制环节之一,包括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保存和处理,到标本检测前。据研究文献统计,临床检验结果的差错,其中约60%出现在分析前,其中由血液标本不合格而引起的错误率占80%~85%[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不合格标本或质量有缺陷的标本是指无法对样本进行检测或检测后影响检验结果准确的标本。儿科患儿易动哭闹,血管细、血流慢,导致穿刺困难,采血量少,溶血发生率高,多数不合格标本在采集和处理中产生。现将可能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原因
1.1临床医师准备阶段:
1.1.1检验项目选择不正确: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1.1.2临床医师填写检验申请单时不规范:字迹潦草或缺项漏项,造成患儿信息不全面,医护人员在采血时易产生差错。检验师根据检验单的信息输入电脑时,有可能因字迹辨认不清而录入错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