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英雄奈病何(三)
宋江除曾患痢疾外,后来又第二次患病——发背疮。晃盖的死,使义军的领导权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梁山第二号人物宋江的身上。军事烦冗,加上心情抑郁,使宋江处于内外交困、焦头烂额的境地。这就使他的正气骤然降低,加上外邪侵袭,就把宋江从精神到肉体都击溃了。夜里梦魂颠倒,次日便觉神思疲倦,身体酸疼,头如斧劈,身似笼蒸,一卧不起。众头领都到面前看视时,宋江道:“我只觉背上好生热疼。”众人看时,只见鏊子一般红肿起来。此病来势汹涌,十分危险,连智多星这样见多识广的智囊人物也不能识别,吴用道:“此疾非痈即疽。”但他提出了一个暂时维持、使邪毒不侵及于心的办法:“吾看方书,绿豆粉可以护心,毒气不能侵犯,便买此物,安排与哥哥吃。”这里提到的绿豆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保护心脉不受邪热的侵害,绿豆,其化学成分含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B2、酸及肽类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的功效。与甘草配伍,水煎服,可广泛应用以解除各种药物中毒及其他中毒。
后经安道全调治,五日内,渐渐皮肤红白,肉体滋润,饮食渐进。不过十日,虽然疮口未完,饮食复旧。
宋江征讨方腊虽然最后以擒方腊而告竟全功,但是当众官前来庆贺胜利的时候,先锋官宋江全然没有喜色,反而因为兄弟零落而感到由衷悲哀,涕泣道:“当初小将等一百八人,破辽还京,都不曾损了一个。谁知(南下出师)首先去了公孙胜,京师留下数人,(南征以来)克复扬州,渡大江,怎知十停去七!”当收拾班师还京之时,等到起程,不想好兄弟一病二死:林冲患风病瘫了,杨雄发背而死,时迁感搅(绞)肠痧而死。这里,提到中风、发背和绞肠痧三种疾病。中风,又称猝中,是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的病症。关于病因,唐宋以前,均主外风,金元刘完素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湿,湿生痰,痰生风,热生风。元代王履将本病分为真中风、类中风。《医经溯洄集·中风辨》称:“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类中风,而非中风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认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有闭证与脱证的区别。
绞肠痧是痧证的一种,又称干霍乱。因饮食不节,或感受山岚瘴气、秽浊,闭塞肠胃所致。症见突发腹中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烦闷不安,甚则面青,肢冷,汗出,脉伏。
发背,为有头疽而生于背脊者。因脏腑腧穴皆在背部,脏腑气血不调,或阴虚火盛,凝滞经脉,使气血壅塞不通而发病。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之分。因形态不同而有莲子发、蜂窝发之称。(编辑 李国坤), http://www.100md.com(楼绍来)
后经安道全调治,五日内,渐渐皮肤红白,肉体滋润,饮食渐进。不过十日,虽然疮口未完,饮食复旧。
宋江征讨方腊虽然最后以擒方腊而告竟全功,但是当众官前来庆贺胜利的时候,先锋官宋江全然没有喜色,反而因为兄弟零落而感到由衷悲哀,涕泣道:“当初小将等一百八人,破辽还京,都不曾损了一个。谁知(南下出师)首先去了公孙胜,京师留下数人,(南征以来)克复扬州,渡大江,怎知十停去七!”当收拾班师还京之时,等到起程,不想好兄弟一病二死:林冲患风病瘫了,杨雄发背而死,时迁感搅(绞)肠痧而死。这里,提到中风、发背和绞肠痧三种疾病。中风,又称猝中,是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的病症。关于病因,唐宋以前,均主外风,金元刘完素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湿,湿生痰,痰生风,热生风。元代王履将本病分为真中风、类中风。《医经溯洄集·中风辨》称:“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类中风,而非中风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认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有闭证与脱证的区别。
绞肠痧是痧证的一种,又称干霍乱。因饮食不节,或感受山岚瘴气、秽浊,闭塞肠胃所致。症见突发腹中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烦闷不安,甚则面青,肢冷,汗出,脉伏。
发背,为有头疽而生于背脊者。因脏腑腧穴皆在背部,脏腑气血不调,或阴虚火盛,凝滞经脉,使气血壅塞不通而发病。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之分。因形态不同而有莲子发、蜂窝发之称。(编辑 李国坤), http://www.100md.com(楼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