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妆品考验卫生监督等5则(1)
最近,“强生事件”和“宝洁SK-Ⅱ事件”的接连发生,使有些名牌化妆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名牌化妆品遭质疑
前不久,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食品与药物管理部门宣称:强生婴儿油、护肤液和洗发液中含有的液体石蜡油,会对婴幼儿产生伤害。印度官方已经令美国强生公司取消部分产品的“婴儿使用”标志,以避免对婴幼儿继续产生伤害。消息通过媒体传到国内后,不少长期给孩子使用强生婴儿产品的爸爸妈妈们第一反应就是“惊讶”和“喷怒”。采访中,许多爸爸妈妈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不会再使用该类产品。
“强生事件”发生后,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迅速作出了反应,卫生部发出通告,声明强生婴儿产品中加入液体石蜡油是许多化妆品通用的做法,没有证据表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初,江西南昌—位消费者吕女士因使用SK-Ⅱ而“导致皮肤瘙痒和部分灼痛”,而将该产品的生产厂家宝洁公司告上法庭。此事被媒体披露后,宝洁公司方面发布了几则澄清说明,但这些说明却被招致了更多的质疑声。
, http://www.100md.com
一些化妆品“美白”竟靠汞
今年2月份,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染发、祛斑和健美主类特殊用途化妆品的70种产品的抽检中发现,只有41.4%的化妆品质量合格,其中的染发类产品中,标签、标识、说明书的合格率仅为3.3%。据该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此次抽检中发现的最严重问题是,有两种祛斑产品汞含量严重超标,分别是标准的4万倍和1万倍。
据专家介绍,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可经皮肤吸收,长期接触(2~6个月)后会造成汞蓄积,甚至汞慢性中毒,从而损害神经、消化、内分泌等系统。汞还会通过胎盘、乳汁进入胎儿和婴儿体内,影响下—代的健康。专家同咐旨出,在美白祛斑霜中加人大量的汞,确实能在短期闪达到“迅速、高效”的祛斑美白效果,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异常的皮肤沉着,反而令色斑加深。
在“3·15”前夕,广州市消委会在对18种美白化妆品的比较测试中发现,该类产品的汞含量超标现象严重。其中3种化妆品汞含量依次是际准限量的1万倍、4900倍、270倍。据悉,此次测试的18种美白化妆晶的产地涉及广州、珠海、上海、北京、沈阳等地。
, 百拇医药
信息“梗阻”导致执法瓶颈
在“强生事件”、“宝洁SK-II事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相关信息在经媒体报道后才引起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介入。许多消费者表示,希望能够及时听到权威部门的信息发布。倒据记者了解,目前,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还是国内各地方监管执法部门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据悉,对于前不久抽检到的两种汞含量严重超标的化妆品,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令生产厂家停产封存,并禁止该类产品入市场。但这个厂的产品销往到很多省市,该局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他们无法及时地将查处信息传到全国各地。
在南方出现的多个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超标事件后,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同类产品在北京许多化妆品批发市场依然“畅销不衰”。北京市有关执法部门称,没有得到相关的协查报。
据介绍,协查行动往往是在国家有关部门下文后才能有效地执行,而各地方的查处行动则仅p艮制在本地。这就造成一些化妆品在某地已经被查处,而在其他地方却依然“合法”销售。—位卫生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化妆品的监管涉及政府及行业的多个部门,由于各自的监管职责不同以及近年来职能划分的变动,这些部门之间日常性的信息交流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他认为,信息的不畅造成了执法的“各唱各的调”的局面。
, 百拇医药
(摘自《健康报》2005.03.28王乐民/文)
这还是中药吗
没想到,历来以物美价廉、简便验廉著称的中药如今也身价大涨了:一家京城著名的三甲医院,近来竟给笔者的父亲开出了每个月2400元的 “天价”中药!
笔者父亲确实患有糖尿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但毕竟已处于平稳期。按我的想法,他一直以西药治疗,应加点中药稳定疗效、减少西药、全面调理一下。可让人不明白的是西药照样每月千元丝毫未减,中药反而500元、1000元地一路飙升到现在的2000多元。看着药价,不禁心里直纳闷:这还是中药吗?
出于职业习惯,笔者首先考虑的是这么开药有无必要。吃中药确实是病情见好,但以每月2000多元做代价,老百姓有几个消受得起?虽然父亲有公费医疗,但每月3000元的药费,我都替父亲的单位心疼!可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不懂医学知识、只能由医生左右命运的广大病人,又能如何?只有今后不再吃中药。
, 百拇医药
再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药怎么也会这么贵?都说进口药贵是因为那里边含着人家的知识产权、高科技、专利费;据说,开发出一个新药得10年、一两亿美元,成功率仅10%,人家的成本也高啊!进口药贵,捎带着把国产西药也带贵了,甭管真的假的,都是个说法。可中药呢,土生土长,多少辈子都这么便宜过来了,“一根针、一把草”成了普通百姓对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代名词,没听说当前中药有什么重大突破啊,怎么忽然就身价百倍了?
仔细分析,中药之所以贵,原因有两个:一是乱开药。没必要用的药,用了,重复了;完全能用便宜药解决问题的,用了贵的。再就是确实有些中成药价格涨了。看来,“以药养医”现在已不仅仅是洋药、西药的“重任”,连被称为“草根树皮”的传统中药也难免其责了。可病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惟一的办法就是不再吃药。医生、医院这样做肯定有“进项”了,但从长远来看,难道不是过于短视、饮鸩止渴?
中药目前尚已贵至如此,由不得人们不发感慨。以笔者所知,几年内全国还要普遍实行中药材的GAP规范化种植、饮片批准文号等一系列需要大投入的措施。听说认证一个GAP基地就要花几千万元,几百上千种中药饮片个个、次次都要挂上批准文号,要花的钱老了去了。且不说借用国外管西药的方式管中药,是否符合中医药的规律和我国的国情,一个最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是要讲成本的,花出去的钱得收回来。到那时,老百姓还吃得起中药吗?没人吃中药了,中医还能存在吗?想到此,我们不得不为中药乃至中医的前途担忧了。
(摘自《健康报》2005.03.29刘燕玲/文)
天然麝香熊胆粉入药受限制有关部门将确定需要使用的中成药品种
为进一步保护麝、熊资源并加强其入药管理,国家林业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五部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严格限定天然麝香、熊胆粉在中成药中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
名牌化妆品遭质疑
前不久,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食品与药物管理部门宣称:强生婴儿油、护肤液和洗发液中含有的液体石蜡油,会对婴幼儿产生伤害。印度官方已经令美国强生公司取消部分产品的“婴儿使用”标志,以避免对婴幼儿继续产生伤害。消息通过媒体传到国内后,不少长期给孩子使用强生婴儿产品的爸爸妈妈们第一反应就是“惊讶”和“喷怒”。采访中,许多爸爸妈妈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不会再使用该类产品。
“强生事件”发生后,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迅速作出了反应,卫生部发出通告,声明强生婴儿产品中加入液体石蜡油是许多化妆品通用的做法,没有证据表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初,江西南昌—位消费者吕女士因使用SK-Ⅱ而“导致皮肤瘙痒和部分灼痛”,而将该产品的生产厂家宝洁公司告上法庭。此事被媒体披露后,宝洁公司方面发布了几则澄清说明,但这些说明却被招致了更多的质疑声。
, http://www.100md.com
一些化妆品“美白”竟靠汞
今年2月份,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染发、祛斑和健美主类特殊用途化妆品的70种产品的抽检中发现,只有41.4%的化妆品质量合格,其中的染发类产品中,标签、标识、说明书的合格率仅为3.3%。据该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此次抽检中发现的最严重问题是,有两种祛斑产品汞含量严重超标,分别是标准的4万倍和1万倍。
据专家介绍,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可经皮肤吸收,长期接触(2~6个月)后会造成汞蓄积,甚至汞慢性中毒,从而损害神经、消化、内分泌等系统。汞还会通过胎盘、乳汁进入胎儿和婴儿体内,影响下—代的健康。专家同咐旨出,在美白祛斑霜中加人大量的汞,确实能在短期闪达到“迅速、高效”的祛斑美白效果,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异常的皮肤沉着,反而令色斑加深。
在“3·15”前夕,广州市消委会在对18种美白化妆品的比较测试中发现,该类产品的汞含量超标现象严重。其中3种化妆品汞含量依次是际准限量的1万倍、4900倍、270倍。据悉,此次测试的18种美白化妆晶的产地涉及广州、珠海、上海、北京、沈阳等地。
, 百拇医药
信息“梗阻”导致执法瓶颈
在“强生事件”、“宝洁SK-II事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相关信息在经媒体报道后才引起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介入。许多消费者表示,希望能够及时听到权威部门的信息发布。倒据记者了解,目前,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还是国内各地方监管执法部门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据悉,对于前不久抽检到的两种汞含量严重超标的化妆品,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令生产厂家停产封存,并禁止该类产品入市场。但这个厂的产品销往到很多省市,该局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他们无法及时地将查处信息传到全国各地。
在南方出现的多个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超标事件后,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同类产品在北京许多化妆品批发市场依然“畅销不衰”。北京市有关执法部门称,没有得到相关的协查报。
据介绍,协查行动往往是在国家有关部门下文后才能有效地执行,而各地方的查处行动则仅p艮制在本地。这就造成一些化妆品在某地已经被查处,而在其他地方却依然“合法”销售。—位卫生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化妆品的监管涉及政府及行业的多个部门,由于各自的监管职责不同以及近年来职能划分的变动,这些部门之间日常性的信息交流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他认为,信息的不畅造成了执法的“各唱各的调”的局面。
, 百拇医药
(摘自《健康报》2005.03.28王乐民/文)
这还是中药吗
没想到,历来以物美价廉、简便验廉著称的中药如今也身价大涨了:一家京城著名的三甲医院,近来竟给笔者的父亲开出了每个月2400元的 “天价”中药!
笔者父亲确实患有糖尿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但毕竟已处于平稳期。按我的想法,他一直以西药治疗,应加点中药稳定疗效、减少西药、全面调理一下。可让人不明白的是西药照样每月千元丝毫未减,中药反而500元、1000元地一路飙升到现在的2000多元。看着药价,不禁心里直纳闷:这还是中药吗?
出于职业习惯,笔者首先考虑的是这么开药有无必要。吃中药确实是病情见好,但以每月2000多元做代价,老百姓有几个消受得起?虽然父亲有公费医疗,但每月3000元的药费,我都替父亲的单位心疼!可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不懂医学知识、只能由医生左右命运的广大病人,又能如何?只有今后不再吃中药。
, 百拇医药
再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药怎么也会这么贵?都说进口药贵是因为那里边含着人家的知识产权、高科技、专利费;据说,开发出一个新药得10年、一两亿美元,成功率仅10%,人家的成本也高啊!进口药贵,捎带着把国产西药也带贵了,甭管真的假的,都是个说法。可中药呢,土生土长,多少辈子都这么便宜过来了,“一根针、一把草”成了普通百姓对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代名词,没听说当前中药有什么重大突破啊,怎么忽然就身价百倍了?
仔细分析,中药之所以贵,原因有两个:一是乱开药。没必要用的药,用了,重复了;完全能用便宜药解决问题的,用了贵的。再就是确实有些中成药价格涨了。看来,“以药养医”现在已不仅仅是洋药、西药的“重任”,连被称为“草根树皮”的传统中药也难免其责了。可病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惟一的办法就是不再吃药。医生、医院这样做肯定有“进项”了,但从长远来看,难道不是过于短视、饮鸩止渴?
中药目前尚已贵至如此,由不得人们不发感慨。以笔者所知,几年内全国还要普遍实行中药材的GAP规范化种植、饮片批准文号等一系列需要大投入的措施。听说认证一个GAP基地就要花几千万元,几百上千种中药饮片个个、次次都要挂上批准文号,要花的钱老了去了。且不说借用国外管西药的方式管中药,是否符合中医药的规律和我国的国情,一个最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是要讲成本的,花出去的钱得收回来。到那时,老百姓还吃得起中药吗?没人吃中药了,中医还能存在吗?想到此,我们不得不为中药乃至中医的前途担忧了。
(摘自《健康报》2005.03.29刘燕玲/文)
天然麝香熊胆粉入药受限制有关部门将确定需要使用的中成药品种
为进一步保护麝、熊资源并加强其入药管理,国家林业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五部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严格限定天然麝香、熊胆粉在中成药中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