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084780
不要随意“对号”认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6年第3期
     在医院里,常有一些病人因一时治疗效果不佳,就拿着一本书或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找医生:“你看,我是否得了这种病?”尽管医生耐心解释:“不能光看症状差不多,你得的绝不是这种病。”但是,病人仍然半信半疑。

    随着医药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现代人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许多有了某种病的人,特别是患了慢性病的人,一般都会学习与自己所患之病的有关知识,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病情,科学地调节饮食营养、生活起居、锻炼养生,甚至自我治疗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医药卫生科普书报杂志起到了有益的作用,这也是医药卫生科普工作者所倡导所期待的。

    但是,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些病人,拿着书报杂志上的文章对号入座,把自己的每一点症状都与书报所载的文字加以对照,看自己是否符合某种病;或凭借从书报上看到的关于某病一星半点描述,而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产生怀疑,甚至对医嘱采取消极态度,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或过于担心自己所患病症是否会引发如书报上介绍的各种并发症,对病的预后忧心忡忡等等。这又是医药卫生科普工作者所不愿看到的。

    医药卫生科普读物,甚至专业书籍,对病的描述,一般多取其共性,多种病可以出现同一种症状,正如发烧,可见于感冒、肺炎,也可见于癌症,但总不能一有发烧就认为得了癌症!

    医生检查诊断,是根据病人的体征和病人诉述的各种症状,经过仔细查体,并结合必要的理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作出诊断。病人千万不可钻牛角,单凭书本就对号认病。

    病人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有助手病体康复。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只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新的疾病。因此,阅读医药卫生科普书报刊物,应作为医嘱的注释知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对症治疗,战胜疾病。

    (编辑 王滨生), 百拇医药(倪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