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母子健康》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042444
“留守宝宝”容易造成的5种缺失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母子健康》 2005年第4期
“留守宝宝”容易造成的5种缺失

     注意,你的留守宝宝是否有以下的问题?

    容易生病

    从生理上讲,宝宝和父母血缘关系最近,小宝宝经常和母亲在一起,会感到更安全,脑垂体能分泌出生长素,有利于促进宝宝身体健康发育。否则,宝宝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免疫力下降。

    个性孤僻

    在个性上,由于祖父母一般都比较随和,当宝宝任性时.老人容易退让,这就使得宝宝接受的挫折很少。这样的宝宝对外容易表现出自我中心的一面,不解别人,只想着自己,逆反心理很重。当需求受挫时,更容易神经过敏,通常表现出激动、焦虑、性格偏向内向甚至自闭、神经过敏等性格特征。

    行为怯懦

    由于老人无法带宝宝进行他们这个年龄段所需要的激烈活动,满足不了宝宝需求,容易造成宝宝的胆怯依赖。有的宝宝在家里受到过分娇惯宠爱,使他们缺乏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心理准备,在家像条“龙”,出门像条“虫”。
, 百拇医药
    再者,老人过于强调安全第一,限制了宝宝的很多本不该束缚的行为。比如宝宝想走水泥管,想倒着下楼梯,老人因为怕宝宝摔着而限制,可年轻父母认为这样还能锻炼宝宝的平衡呢。爸爸可以让宝宝在自己的胳膊上荡秋千,宝宝从高处跳下时爸爸可以接着。这些激烈活动的刺激能锻炼宝宝的身体潜能和胆量。许多家长都反映宝宝胆怯,其实是宝宝的活动量不够。

    自理能力弱

    出于隔辈人的疼爱之心,老人容易对宝宝过度照顾,虽然宝宝过得很舒服了,可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少了很多,自理能力相对就较弱。

    社会交往障碍

    父母的知识层面、接触面都较之于老人要高,能教宝宝很多东西,能和宝宝经常进行富有现代感的交流。而爷爷奶奶辈则倾向于更宽容,谦让,很易对宝宝应该做的事情包办代替,这样会导致宝宝参与集体生活后,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发展得都不理想,甚至出现障碍。
, 百拇医药
    留守宝宝更需要——

    亲密接触

    父母要尽可能地多和宝宝呆在一起,多和宝宝进行亲密接触。如紧紧搂抱宝宝,摸着宝宝的头和宝宝说话,握着宝宝的手和宝宝用眼神对话,通过身体表示对他的爱,这往往使宝宝备感满足。

    户外运动

    和宝宝在一起相处时,不要总是进行室内活动,把宝宝关在屋里。平时和老人在一起出去远足的机会本来就少,宝宝缺少与自然交流的机会。所以,父母要尽可能让他到户外去运动,去玩耍。在运动、玩耍中,有利于打开宝宝的心灵之窗,使他们更易于接受总不在自己身边的父母。

    亲子游戏

    父母和宝宝在一起时,尽量陪宝宝一起做宝宝喜欢的游戏,在玩游戏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而不只是应付宝宝。宝宝对这一点是非常敏感的,只要你很专注地陪他玩,哪十邮寸间不长,宝宝也会很满足。
, http://www.100md.com
    给远离宝宝父母的6个建议: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希望陪在宝宝身边的。可毕竟有很多无奈.那么,在见不到宝宝的时候,就用一些方式来弥补吧:

    给宝宝写信。经常给宝宝写信,把自己的思念和爱写出来,让老人念给宝宝听,让他感觉到父母的爱,长大后回到父母身边,也能对父母多一分理解。

    DV传递爱。用DV记录下父母的生活情况,记录下父母的牵挂,寄给宝宝看,拉近与宝宝的距离。

    定时打电话。定一个宝宝和父母都方便的母子通话时间,让宝宝每到这个时间就会想到:妈妈想我了,要跟我说话!

    DIY抽空给宝宝织件小毛衣,做条小裙子,上面绣上宝宝的名字,当别人间宝宝:“这是你妈妈给你做的吧?”宝宝一定会有一种满足感。

    制作宝宝成工纪念册。请老人经常给宝宝拍些生活照寄过来,妈妈把这些照片分成不同酌主题:如吃饭篇、睡觉篇等,配上父母的寄语,一年做一本成长纪念册,去看宝宝时,和宝宝一起欣赏纪念册,并给宝宝念父母的寄语,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对他的思念。

    给宝宝录制故事。妈妈可以自己录一盘讲故事的磁带寄给宝宝,每天让老人给宝宝放,让宝宝也能享受到听妈妈讲故事的乐趣。, 百拇医药(丛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