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母子健康》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04363
阅读人生的第一扇窗(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母子健康》 2007年第3期
阅读人生的第一扇窗
阅读人生的第一扇窗

     它们都有很鲜明的共性。

    比如:0~2个月,色彩鲜明的大张贴图,主要还是各种小娃娃的,宝宝会学着他们的样另申舌头、看他们笑;3~6个月,动物、水果等卡片和宝宝书特别适合宝宝发展认知能力,比如识物和指认;会坐了以后,她自己把玩的书要很薄而轻、防水防撕且最好是软皮边角不锋利。很多妈妈的共同经验,这类书的好处是:安全,边角不会伤到小孩子尤其是眼睛美观,当小家伙的口水或饭菜洒到上面时,只要用布擦干净既可;耐看,由于撕不破,它可以长久被使用;方便多用,由于页数少,宝宝可以用右手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翻,再用左手从后往前一页一页翻,乐此不疲,既锻炼了手的灵活,特别是拇指和食指对握的高难精细动作,又在无意识中分辨了书的正反。

    有些时候,家长会发现明明是自己觉得不错的图书,可孩子压根就不爱看。其实,孩子喜欢的书和成人的视角并不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图书应该是这样的:

    1、颜色鲜明、图画大而简单,背景和图对比反差大。
, 百拇医药
    复杂的图案很容易让小宝宝累,而且分散注意力,只有鲜亮的画面会让他们快乐并吸引他们的兴趣。这种看上去内容少但以突出单一图画为主或图片占据整个一面的书,特别能帮助婴幼儿加深记忆,学得也忆。

    2、图画要和真实的事物尽可能相象而非夸张。

    与学龄儿童不同,夸大或虚构的线条对手婴幼儿来说,还过于抽象,他们无法理解这个图画也就不喜欢你要讲的内容。有些书上画的动物有时大人区分起来都困难,孩子们看上去更分辨不出,要是卡片上画的东西和他们平时看到的大相径庭,他们就会抬手把它扔掉。

    3、如果是故事,内容要和孩子的生活有关,一定要简单明了。

    至少孩子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和体会,就算再复杂的道理也要用孩子理解的语言一句概括。同时,放下书,你能为他找到一样的事物让他感受,这样的贴近才能丰富他们的经验,不然他们会茫然不知所措。
, 百拇医药
    4、要以积极的情绪和正面的行为为主。

    是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图书上画的小姐姐用书擦眼睛这个不卫生的动作,就反而成为孩子模仿的示范。

    5、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正确的行为做范例。

    进一步再连同快乐喜悦的表情,会让孩子自己的情绪也被感染得高兴起来,从而鼓励了好的行为乃至自信。画面一定得和内容是相匹配的,建议以表示形容的和动作的为主。不然,你讲了一堆内容,孩子其实就只是看到一个与内容无关的画,等到你提问时他们却找不到正确的位置。

    此外,还有一点,要提起图书编辑在出版图书,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图书的时候都要注意:现在不少童书甚至还包括儿童的画报上,都会画个很小的,诸如小动物之类的形象放在书眉处,书的设计者原本是想把图书设计美观些,不成想小家伙观察力不错,专去发现这些大人轻易注意不到的细微变化,还使劲找。因为那些书眉上的标志都太小,孩子就一个劲低头看,让家长们实在担心孩子看书的距离和视力。
, 百拇医药
    最后一点就是,现在图书的颜色是鲜亮了,但是用的纸张附加光膜多,反光性强,也会对孩子的视力不利。这也是需要家长们在购买图书的时候要尤其留意。

    阅读的方法

    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能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但是,阅读不像吃饭、睡觉是人类先天获得的本能行为,它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

    阅读的基础是认识一定量的字,儿童在早期还不识字,因此儿童最初的阅读活动,要靠成人把图书上的故事读给他们听。有人认为,小婴儿翻弄图书、盯着图书上的某个画面看等动作,都可以算做是广义上的阅读活动。一般来说,儿童阅读的过程就是从听大人读故事到自己独立地阅读;而成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地获得独立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这个帮助过程充满学问和技巧。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带领者
, 百拇医药
    故事一:辰辰的妈妈很苦恼,因为3岁的辰辰对阅读似乎没有什么兴趣,书拿在他手里,几秒钟就能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很快书就被扔到了一边,然后,他就兴致勃勃地去玩他的玩具枪了。是不是有些孩子天生就不喜欢阅读呢?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不喜欢阅读的,因为阅读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故事书,孩子能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听到、看到他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所有事物。那么,为什么还有辰辰这样的孩子呢?

    辰辰的表现,不能说明他不喜欢阅读,只能说明他对阅读的兴趣目前还没有被调动起来。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辰辰的父母,主要是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或者是父母没有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孩子对于阅读活动的兴趣。

    我见过一些成年人给孩子读故事,读故事人木然的表情和毫无变化的语调能够毁灭任何一个有趣的故事,哪怕是安徒生的童话。

, http://www.100md.com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他们的思维世界需要具体、有形的实物来填充。例如一句“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如果是面无表情地说出来,孩子很难想象出这个画面,什么是“茂密”孩子更是不明白;如果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调来表达,孩子最起码能明白这是个很大很大的地方,能够获得一些基本的概念。所以,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成为会讲故事的人。这个技能通过练习可以获得,概括来说,就是读故事的时候比平时说话的时候夸张一些,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当然首先我们自己要对故事感兴趣,才能把它很好地演绎出来。爸爸妈妈们,不要总是说没时间,哪怕每天只是几分钟,一个小故事,一首童谣。全身心地投入,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持一种享受的态度,孩子也会受到你的感染。

    在阅读这个活动上,其实也不存在性别差异,不是说男孩子好动、女孩子喜静就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兴趣;故事本身的丰富内容一样能牢牢地吸引男孩子的注意力。只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注意把握时间的长短;3岁以内的孩子,每次阅读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大一点儿的幼儿,每次阅读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 http://www.100md.com
    读“适合”的书永嫌小

    故事二:倩倩刚满1岁,妈妈在犹豫:这么小的孩子能听懂故事吗?现在要不要给她看故事书呢?

    像倩倩这么大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虽然还有限,但是他们正处于一个大脑皮层快速发育的时期,这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在成人的帮助下,选择适宜的图书进行阅读,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这个时期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文字和图形的概念,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组织的发育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个年龄孩子语言发展主要是在发展口头语言,阅读的书籍主要是配以少量文字的图画故事书,配的文字一般是非常口语化的。通过父母“读”书,孩子能够接触并

    [ 上 页 ] [ 下 页 ], 百拇医药(谢 影)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