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的10种方法(1)
这种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想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孩子接近“纯天然”的生活的话。为什么要强调父母与宝宝一起“深入生活的核心”呢?这是因为,父母与孩子起动起来,放风筝、挖野菜、养蚕、采浆果、尝新米、堆雪人……不仅拯救了自己与孩子干瘪枯燥的生活感受,还是将两代人的童年心性融为一体的方式,是亲子互动的最好方式。
你会发现,在这些貌似游戏的活动中,孩子收获了比高价早教课程更细致入微的“成长感受”。
1 尝新米(麦)喽
要是家中保姆的老家,至今还有尝新米(麦)的习俗,一定要想法带孩子去参加这一神圣的仪式。6月份的新麦会连皮磨成灰绿色的面糊浆,在鏊子上摊成香喷喷的薄饼,薄得能当旗帜,用一根柳枝挑着招展。新麦饼有一股春天的气息,白嘴吃也能吃上七八张——孩子以前从不会觉得,吃饭是如此香甜的事。尝新米也是如此,整个村庄最先辗出的5斤米被煮成十几碗岗尖岗尖如珍珠一样的米饭,人们屏息以待,等着庄上最年长的老爷爷尝第一口。孩子以前一定没有吃过这样没有菜的“盛宴”:几十张嘴里默默地咀嚼,几十张脸都露出欣慰和赞叹的表情,这场景一定会深深地打动孩子有饭吃,有新米饭吃,尤其是,有自己种出来的新米饭吃,是多么幸福的事。虔诚地吃,品尝其中汗水和希望的味道,这种庄严一定会镌刻在孩子的记忆里,影响他的一生。
想再吃一碗新米饭吗?咱们试着去捡稻穗吧。
2 采芦叶
开车出城一小时,只为采几片芦叶?哦,这可比游乐园有趣多了,如果你能找到一条船。往芦荡深处荡去的话。你会听到芦苇在风中窃窃私语,不知名的太嘴水鸟擦着芦尖飞过;野鸭们的蛋在芦荡深处发出神秘的淡青色的光;父母可以给孩子露一手,教他鼓足了腮帮子吹芦笛;还可以一面采芦叶一面讲述屈原、龙船与粽子的故事,孩子会由衷地说,“我猜,后来屈原变成了一条神鱼。”“屈原吃过那么多红枣红豆棕,他想不想尝一尝巧克力粽子和OQ软糖棕,”
当然,回家后你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包一个,他和屈原部爱吃的QQ软糖棕。包粽子的游戏,同样比玩那千篇一律的遥控汽车更有意思。
3 挖野菜
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极为有趣的游戏,春天,马兰花、灰灰菜、野蕨菜、荠菜、野蒜、野韭菜,像弹簧一样弯曲的夹紫夹青的野芦蒿,长得到处都是。当然,孩子专心挖菜的时司可能只有10分钟,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别的事物所吸引:土软了,草绿了,野花开了,草虫与蛤蟆在春天的原野上蹦蹦跳跳。孩子一会儿捉草虫,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掘蚯蚓,一会儿吹送蒲公英的白色花球,忙得不亦乐乎,要不要把他唤回来“工作”,不必了,挖野菜是借口,我们需要的,是一屁股坐在春天的怀抱里,仰面躺着,让野花野菜搔拂着面庞的那种快意,是孩子回到原野上,四只眼睛睛都不够看,四只耳朵都不够听的那种新奇快活。挖的野菜总比预计的少,而孩子吃野菜饺子的胃口总比预计的好。所以,一天下来,我们采挖的“劳动成果”总在晚饭桌上一扫而空。
4 寻找彩虹
彩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之一,不是吗9雷暴雨之后,西向的天空上出现了彩虹,后者就像一条七彩的桥一般,一头搭在南山上,一头消失在空气中。寻找彩虹的行动,令孩子呼吸到雨后新鲜的空气,专他保有对万事万物的探究欲:为何风雨之后有彩虹?彩虹为什么会消失;为何洒水车啧出的水雾上方有小彩虹,为何三棱镜的投影也会闪现一道彩虹……千万别被孩子问烦了,要知道,寻找彩虹不仅扩展了孩子对光学折射现象的兴趣,好好保护这种好奇心和发现欲,更会养成孩子从现象开始,探究本质的执著精神。学会从哪个角度发现问题,学会从哪些角度寻找答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孩子就会成为同龄人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齐头并进的佼佼者。
5 养蚕
养过蚕的小孩子绝不会把黑色的蚕籽说成“黑芝麻”,他会发现芝麻是袖珍瓜子形的,而蚕籽是长圆形的。如果有“倒春寒”,孩子会把用绵纸包着的蚕籽放在胸口捂暖,他就像一只孵蛋的母鸡一样隆重而小心地坐着,表情令人忍俊不禁。蚕籽一孵化成青绿色的幼蚕就成了吃桑叶的大户,孩子疯狂地踏着他的滑板车四处搜寻桑叶。他总能从一大片一大片的杂树林中一眼发现桑树,有时在公汽车上都会叫一声“桑树!那里的一棵桑树有几千片叶子。”父母会感觉吃惊,为何这条走了十几年的路旁,自己就从来没有发现过桑树?为了蚕宝宝,孩子学会了爬树,学会了交际——桑树如果栽在人家的院落里,他居然也能勇敢地前去恳求,让人家给他几十片桑叶;此外,用力去扯桑叶的孩子还会处于空间矛盾之中:他既怜悯食量越来越大的蚕,又怜悯刚生出嫩叶就被采光的桑树;他又被责任折磨,又被同情心折磨,他变成了一个矛盾的诗人。最后,蚕上山了,结出了雪白嫩红粉黄的茧子,孩子的矛盾也上升到顶点:到底是该抽出丝来做纪念,还是等着蚕变成蛾子,咬破茧子钻出来,产下它的下一代?孩子无论如何不忍心为了要丝茧,而把蚕蛹扔到开水锅里去。于是,他得到了几百枚蚕籽,黑黑的比芝麻还小的蚕籽。一秋一冬,他部在忙着替第二代蚕宝宝找一个“爱心领养”者,结果,孩子在幼儿园里发动了8个小朋友来养第二年的蚕。养蚕这项活动,让孩子那么近距离地看到了生命的轮回,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短暂。
6 采摘水果
你知道吗?草莓并不是结在树上,要架梯子来,而是结于低矮的“小草丛”里,要像青蛙一样蹲着采。孩子刚进入草莓大棚的时候会兴奋得跳来跳去,一会儿就累得蹲不动了,要么爬着走,要么坐着往前蹭。谁知“盘中果,粒粒皆辛苦”呀,采草莓,不能强行捏紧草莓,从草莓藤上扯下来,而要在果柄上端小心撅断,否则草莓用力捏,全烂了。再没有比采摘果实更让孩子胃口大开的了,再不喜欢吃水果的孩子,都会把自采的水果吃得一干二净的。四五月份采草莓,6月采杨梅,采樱桃,七八月采葡萄,9月到11月,梨、苹果、橘子都可以采摘了。让孩子仔细观察杨梅熟软之前,果实上“刺毛”的硬度;观察新鲜的葡萄上,天然的白霜;观察高山果园与平地果园里的红富士苹果,果形和颜色的红颜程度,有何差别;考一考孩子:成熟的杨梅为何要装于竹篓中,成熟的大水蜜桃,为何要装在竹屉笼中。替孩子拍照,拍下他穿着汁水斑驳的上衣,在杨梅林里咧嘴大小的模样;拍下他扛着连枝带叶的橘树枝丫,神气地在果园里走。呵呵,那枝挂满橘子的树杈,后用大铜瓶插放起来,成为客厅一景,孩子说:“我把秋天带回了家,”这是小家伙平生所做的第一句诗哩,怎么样,水平还可以吧1
7 放风筝
是抬头看天的最好理由,也是对孩子讲解“逆风飞扬”的道理的最佳场景。放风筝首先要走出水泥森林最拥塞的地段,到广场上去,到公园里去,到河滩上去,空间的开阔度其实与心灵的开阔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时时记得仰头看天的孩子,不会因小事不顺就钻进情绪的死胡同里,哭个不休。放风筝的行家部知道,哪怕将最简单的蝴蝶风筝放上去,也必须逆风起跑,然后才能看到风筝平稳地蹿升。风越, 百拇医药(华明玥)
你会发现,在这些貌似游戏的活动中,孩子收获了比高价早教课程更细致入微的“成长感受”。
1 尝新米(麦)喽
要是家中保姆的老家,至今还有尝新米(麦)的习俗,一定要想法带孩子去参加这一神圣的仪式。6月份的新麦会连皮磨成灰绿色的面糊浆,在鏊子上摊成香喷喷的薄饼,薄得能当旗帜,用一根柳枝挑着招展。新麦饼有一股春天的气息,白嘴吃也能吃上七八张——孩子以前从不会觉得,吃饭是如此香甜的事。尝新米也是如此,整个村庄最先辗出的5斤米被煮成十几碗岗尖岗尖如珍珠一样的米饭,人们屏息以待,等着庄上最年长的老爷爷尝第一口。孩子以前一定没有吃过这样没有菜的“盛宴”:几十张嘴里默默地咀嚼,几十张脸都露出欣慰和赞叹的表情,这场景一定会深深地打动孩子有饭吃,有新米饭吃,尤其是,有自己种出来的新米饭吃,是多么幸福的事。虔诚地吃,品尝其中汗水和希望的味道,这种庄严一定会镌刻在孩子的记忆里,影响他的一生。
想再吃一碗新米饭吗?咱们试着去捡稻穗吧。
2 采芦叶
开车出城一小时,只为采几片芦叶?哦,这可比游乐园有趣多了,如果你能找到一条船。往芦荡深处荡去的话。你会听到芦苇在风中窃窃私语,不知名的太嘴水鸟擦着芦尖飞过;野鸭们的蛋在芦荡深处发出神秘的淡青色的光;父母可以给孩子露一手,教他鼓足了腮帮子吹芦笛;还可以一面采芦叶一面讲述屈原、龙船与粽子的故事,孩子会由衷地说,“我猜,后来屈原变成了一条神鱼。”“屈原吃过那么多红枣红豆棕,他想不想尝一尝巧克力粽子和OQ软糖棕,”
当然,回家后你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包一个,他和屈原部爱吃的QQ软糖棕。包粽子的游戏,同样比玩那千篇一律的遥控汽车更有意思。
3 挖野菜
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极为有趣的游戏,春天,马兰花、灰灰菜、野蕨菜、荠菜、野蒜、野韭菜,像弹簧一样弯曲的夹紫夹青的野芦蒿,长得到处都是。当然,孩子专心挖菜的时司可能只有10分钟,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别的事物所吸引:土软了,草绿了,野花开了,草虫与蛤蟆在春天的原野上蹦蹦跳跳。孩子一会儿捉草虫,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掘蚯蚓,一会儿吹送蒲公英的白色花球,忙得不亦乐乎,要不要把他唤回来“工作”,不必了,挖野菜是借口,我们需要的,是一屁股坐在春天的怀抱里,仰面躺着,让野花野菜搔拂着面庞的那种快意,是孩子回到原野上,四只眼睛睛都不够看,四只耳朵都不够听的那种新奇快活。挖的野菜总比预计的少,而孩子吃野菜饺子的胃口总比预计的好。所以,一天下来,我们采挖的“劳动成果”总在晚饭桌上一扫而空。
4 寻找彩虹
彩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之一,不是吗9雷暴雨之后,西向的天空上出现了彩虹,后者就像一条七彩的桥一般,一头搭在南山上,一头消失在空气中。寻找彩虹的行动,令孩子呼吸到雨后新鲜的空气,专他保有对万事万物的探究欲:为何风雨之后有彩虹?彩虹为什么会消失;为何洒水车啧出的水雾上方有小彩虹,为何三棱镜的投影也会闪现一道彩虹……千万别被孩子问烦了,要知道,寻找彩虹不仅扩展了孩子对光学折射现象的兴趣,好好保护这种好奇心和发现欲,更会养成孩子从现象开始,探究本质的执著精神。学会从哪个角度发现问题,学会从哪些角度寻找答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孩子就会成为同龄人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齐头并进的佼佼者。
5 养蚕
养过蚕的小孩子绝不会把黑色的蚕籽说成“黑芝麻”,他会发现芝麻是袖珍瓜子形的,而蚕籽是长圆形的。如果有“倒春寒”,孩子会把用绵纸包着的蚕籽放在胸口捂暖,他就像一只孵蛋的母鸡一样隆重而小心地坐着,表情令人忍俊不禁。蚕籽一孵化成青绿色的幼蚕就成了吃桑叶的大户,孩子疯狂地踏着他的滑板车四处搜寻桑叶。他总能从一大片一大片的杂树林中一眼发现桑树,有时在公汽车上都会叫一声“桑树!那里的一棵桑树有几千片叶子。”父母会感觉吃惊,为何这条走了十几年的路旁,自己就从来没有发现过桑树?为了蚕宝宝,孩子学会了爬树,学会了交际——桑树如果栽在人家的院落里,他居然也能勇敢地前去恳求,让人家给他几十片桑叶;此外,用力去扯桑叶的孩子还会处于空间矛盾之中:他既怜悯食量越来越大的蚕,又怜悯刚生出嫩叶就被采光的桑树;他又被责任折磨,又被同情心折磨,他变成了一个矛盾的诗人。最后,蚕上山了,结出了雪白嫩红粉黄的茧子,孩子的矛盾也上升到顶点:到底是该抽出丝来做纪念,还是等着蚕变成蛾子,咬破茧子钻出来,产下它的下一代?孩子无论如何不忍心为了要丝茧,而把蚕蛹扔到开水锅里去。于是,他得到了几百枚蚕籽,黑黑的比芝麻还小的蚕籽。一秋一冬,他部在忙着替第二代蚕宝宝找一个“爱心领养”者,结果,孩子在幼儿园里发动了8个小朋友来养第二年的蚕。养蚕这项活动,让孩子那么近距离地看到了生命的轮回,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短暂。
6 采摘水果
你知道吗?草莓并不是结在树上,要架梯子来,而是结于低矮的“小草丛”里,要像青蛙一样蹲着采。孩子刚进入草莓大棚的时候会兴奋得跳来跳去,一会儿就累得蹲不动了,要么爬着走,要么坐着往前蹭。谁知“盘中果,粒粒皆辛苦”呀,采草莓,不能强行捏紧草莓,从草莓藤上扯下来,而要在果柄上端小心撅断,否则草莓用力捏,全烂了。再没有比采摘果实更让孩子胃口大开的了,再不喜欢吃水果的孩子,都会把自采的水果吃得一干二净的。四五月份采草莓,6月采杨梅,采樱桃,七八月采葡萄,9月到11月,梨、苹果、橘子都可以采摘了。让孩子仔细观察杨梅熟软之前,果实上“刺毛”的硬度;观察新鲜的葡萄上,天然的白霜;观察高山果园与平地果园里的红富士苹果,果形和颜色的红颜程度,有何差别;考一考孩子:成熟的杨梅为何要装于竹篓中,成熟的大水蜜桃,为何要装在竹屉笼中。替孩子拍照,拍下他穿着汁水斑驳的上衣,在杨梅林里咧嘴大小的模样;拍下他扛着连枝带叶的橘树枝丫,神气地在果园里走。呵呵,那枝挂满橘子的树杈,后用大铜瓶插放起来,成为客厅一景,孩子说:“我把秋天带回了家,”这是小家伙平生所做的第一句诗哩,怎么样,水平还可以吧1
7 放风筝
是抬头看天的最好理由,也是对孩子讲解“逆风飞扬”的道理的最佳场景。放风筝首先要走出水泥森林最拥塞的地段,到广场上去,到公园里去,到河滩上去,空间的开阔度其实与心灵的开阔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时时记得仰头看天的孩子,不会因小事不顺就钻进情绪的死胡同里,哭个不休。放风筝的行家部知道,哪怕将最简单的蝴蝶风筝放上去,也必须逆风起跑,然后才能看到风筝平稳地蹿升。风越, 百拇医药(华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