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母子健康》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675108
给孩子送礼物的技巧(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母子健康》 2008年第4期
     孩子有可能不欢迎的礼物

    束缚身心的礼物

    典型案例:昂贵的高仿真声控玩具及无法“摸爬滚打”的服装

    这类礼物在逢年过节时最容易出现,一些亲朋买这些动辄成百上千的玩具和服装当“压岁礼物”,而父母及亲朋出国日寸,也倾向于买这类礼物让孩子小心翼翼地玩和穿。

    大部分高仿真声控玩具都精美无比,玩偶的皮肤头发有质感,四肢可以运动,眼波有“流转”,而这样的玩具落入素有“拆匠”脾气的孩子手里,每令父母提心吊胆,因此在孩子操控玩具的时候,父母要监督,甚至把遥控器藏起来不让孩子“自行操控”。过于精美高档的服装也是如此,父母总是惦记着孩子不要揉皱揉脏了,因而不停地划定禁区,“不准玩沙”、“不准玩水”、“不准在地上匍匐前进”……试问,这样的礼物会让儿童笑逐颜开吗?

    礼物越是高档精美,它越有可能成为博物馆或衣橱里的摆设,它的重组及“再创造”的可能性越小,它就越不可能受到儿童真心的欢迎。
, 百拇医药
    超出能力的“学习型”礼物

    典型案例:由上百块或几百块碎片组成的“智力拼图”或“小博士”型儿童百科大辞典

    礼物多数是带有风趣、轻松、幽默的性质,超出儿童能力的智能型玩具在好胜的儿童那里,成了自个与自个过不去的一个谜团,使“好学型”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它可能提前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把“学习”带来的挫败感提前带给了孩子;而在活泼好动没耐心的儿童那里,这种玩具会成为“落灰的摆设”,毫无意义。

    动辄数百页的辞典级图书也是如此,你很难想象一名3~6岁的儿童能坐在那里,如老学究般被辞典里五颜六色的内容所吸引。百科全书培养不出超级儿童来,而事实上,只要书的重量超出孩子自由拿握的能力,他几乎就不会去看这本书,而是会把书搬来搬去当“小坐椅”或“垫脚凳”。如果送图书做礼物,故事类和改编文学类的是首选,因为儿童首先是被故事所吸引,然后,他才会注意到书中涉及的常识和典故。买“智力拼图”和“百科大辞典”当礼物,到头来也只是满足父母特有的虚荣心而已。
, 百拇医药
    千篇一律的温馨版礼物

    典型案例:毛衣、积木以及袜子

    在德文版童书《讨厌鬼亨利》中,小亨利经常踮着脚尖,去客厅的礼物角上“拿捏”礼物包,猜测父母准备送他什么礼物,当他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礼物包,一捏之下就会暴露自己……讨厌鬼亨利发出失望的尖叫,原来,他的礼物包摸上去并不是一把仿真枪,而是柔柔的、软软的……大的礼物包是毛衣,小的礼物包是袜子I秉承实用主义原则的父母经常会送孩子这样一些温馨牌的、永不出错的礼物:毛衣、袜子或是积木,他们不会想到这种礼物在孩子那里,只能被称作“日常用品”,是不能被当作礼物看待的,因为它们缺乏礼物所蕴藏的“惊喜”特质。礼物应该是这样一种东西,孩子们星期五收到它,星期六星期天乐得到处显摆它;下周一到下周五还在兴奋地谈论它,3个月后,仍有兴趣跟新结识的伙伴提到它。礼物上面,不仅要承载亲情,还要承载期待。

    同样是袜子,一双据说能挂在床头“实现愿望”的幸运红袜,一双据说能让心情好起来的绿袜子,搭配神奇的传说,就能成为一份称心礼物。
, http://www.100md.com
    充满物质堆砌感礼物

    典型案例:奉献给小孩子的隆重生日Party

    年仅4岁的孩子要穿小礼裙或黑色小礼服,要反复训练拉着异性小舞伴的手鞠躬行礼的姿势,要训练接受贵重礼物如何与送礼物的人“行贴面礼”;练习怎样切蛋糕以及怎样分配蛋糕才文雅……你以为这是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的奢华镜头?不,这是北京的很多中产家庭为自家小宝贝量身定做的“生日Party”之彩排。许多爱子心切的父母认为,以“众星拱月”的方式推出自己的小宝宝,会给他留下难忘的回忆,也是目前条件下能送给宝宝的最佳礼物。因此他们广请亲朋,要求他们穿着正式,来见证这一“幸福时刻”。

    但如果父母能看到“小寿星”在亮相前疲倦而板滞的表情,看到他如何含着一口美味的蛋糕坐在马桶上睡着了,父母还会认为这是“最美的礼物”吗?

    在充满物质堆砌感的生日party上,孩子基本成了傀儡,而亮晶晶的豪华聚会本身,已成为大人们的社交场合,只不过打着“替孩子庆生”的名义。孩子本有一颗纯真自然的心,我们切不要以类似的“隆重场合”,来让孩子明白“虚以委蛇”是怎么一回事,“应酬”是怎么一回事。既然是孩子的生日,那么就应该以孩子为主角,安排孩子喜爱的活动。如果你蹲下身来与孩子商讨“生日”的安排,孩子多半更乐意与几个要好伙伴一起,带着面包饮料去郊外放风筝,或者去海洋馆、天文馆、极地动物表演馆浏览半天而已。
, http://www.100md.com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及身心发展的礼物有生命的礼物

    典型案例:家庭饲养的宠物及盆栽迷你植物

    有些宝宝非常喜爱小动物,然父母却再三踌躇着要不要送一只小狗或一只啄鼠给孩子当礼物,这是因为:其一,父母担心孩子对“有生命的礼物”只保持3分钟热度,而自己要替他承担绝大部分饲养义务;其二,父母担心宠物的意外死亡会让儿童过早接触“死亡”这一沉重命题,让儿童伤心沮丧。这两种顾虑都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能成为阻止这类礼物进家门的理由。需要照料的动植物,是培养儿童爱心与责任心的良好载体,缺乏这类“照顾经验”的儿童,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逐步让儿童培养出对人对事的耐心和责任感,父母首先要有耐心。在宠物或植物进家门之前,父母要与儿童制定一个“上墙协议书”,用儿歌方式将照料宠物及植物的义务明确下来,还要制定奖罚条例;父母也可与儿童一起上网搜寻对宠物的“教养原则”,对其脾性、食料、寿命等有一个细致的认识;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诸如为宠物起名、为宠物清理秽物、喂食、带宠物看病等程序,部应该让孩子加入。假如孩子太小,还不具备如此持之以恒的能力,那么,先让他认养“电子宠物”,逐步培养小孩子的责任意识,也是为将来饲养真正有生命的“礼物”,打好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发现型礼物

    典型案例:放大镜、指南针、变色pH试纸、培养皿、低倍显微镜

    放大镜的显微镜这样的“科学仪器”也可以送给儿童当礼物?YES,这正是国际流行的“发现型玩具”,它的功效,就是吸引儿童到自然中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并自主寻找解决这些困惑的路径。以放大镜和显微镜为例,它很容易通过“玩”的方式,将儿童的视线引向五彩斑斓的微观世界:黄瓜花的花粉放大100倍后是什么样子的?蚂蚁的触须究竟是怎样传递讯息的?一朵蒲公英“毛毛球”上究竟有几十把“小伞”?而每把“小伞”的结构如何?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答,不仅是培养未来的博物学家的土壤,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对万事万物充满兴趣且寻根究底的习惯。这类“研究性工具”,可以拓展我们给4岁以上儿童“送礼”的思路。

    纪念性礼物

    典型案例:从孩子出生时记起的“宝宝日记”,装在铁皮盒里的“时间密封”

    孩子满了4岁都会问,“我小时候什么样?”“我小时候胖不胖、乖不乖?”这个时候, 百拇医药(潇湘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