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母子健康》 > 2009年第1期
编号:11729012
和宝宝一起“玩”音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母子健康》 2009年第1期
     最基础的音乐素养,每个人都有,自认为没有”音乐细胞”的爸爸妈妈同样可以采用和孩子一起“玩”音乐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王国吧。

    编辑 lulu

    发掘孩子的音乐才能越早越好,因为大脑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是从出生后即开始,到1O岁左右结束,语言能力和音乐能力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发展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这样告诫德国的父母们: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不是技巧,而是乐感(主要是节奏感和音高)的形成和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提倡自然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用游戏的方法,带着孩子们从节奏开始接触音乐,感受音乐,从而真正领略音乐的内涵,一旦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音乐,有了好的乐感,这时再开始学习就容易多了,“因此,哪怕你连五线谱也认不全,身为父母,你也用不着说,我教不了孩子。”

    从训练他对声音的敏感开始

    美妙的大自然中,处处可以听到鸟儿、虫儿、小动物的叫声,马路上各种车辆的鸣笛声,还有刮风的声音,雨水的滴答声等等,可有意识地让孩子来听,鼓起腮帮或弹动舌头模仿,一旦孩子对物体的各种声音产生了兴趣,就应进一步要求他记住这些声音,例如,让孩子辨别家人的说话声、走路声、敲门声等。这样通过反复的训练,小孩从小就有灵敏的耳朵。

    可为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声玩具,让他在扮演“医生”,“接线员”“修钟表的人”等角色时,感受听诊器、闹钟、手表、玩具电话的声音。孩子用听诊器听到了父母“扑扑扑”的心跳声很兴奋,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更兴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