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解析病句的“关键点”
解答病句题,除了要了解常见的语病类型,掌握辨析的方法外,还应该树立解题的“关键点”意识。不少病句的“病症”并非在“面”(句子),而是在某个关键的“点”(关键词或短语),我们把这样的关键词或短语称为“关键点”。历年高考病句题就有不少是以这样的“关键点”来设置错误的。可以说,答题时如果我们抓住了句中的“关键点”,就如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这些“关键点”通常有以下一些类型:
一、两面词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了“能否”“好坏”“是否”“有没有”之类含有正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就应考虑该句子是否犯了“一面对两面”的毛病。“一面对两面”是“搭配不当”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高考常考的病句类型。
例1 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2005年浙江卷)
后一分句的主语部分包含了肯定和否定两种情况,而宾语部分只提到一种结果,这就犯“一面对两面”的毛病。可把“与否”去掉,或在“富强”前加上“是否”等词语,使其前后内容搭配一致。
例2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2005年全国卷Ⅰ )
病症同上。但该句最恰当的修改方法是把“能否”去掉,而不宜在后一分句加上对应的两面词,否则不合逻辑。
二、否定词
利用否定词或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来设置病句题在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当题目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考生要特别注意:含有否定意味词语的句子中又出现否定词;句中有多个否定词;反问句中出现否定词。
例3 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2005年江苏卷)
“避免”是“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或“防止”之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