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霭祥治疗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经验(2)
第1页 |
参见附件。
4 用药特点
①上部出血如鼻衄、齿衄等,加引血下行之品,如牛膝;上消化道出血加降胃气的降香、旋覆花、代赭石;呼吸道出血加降肺气之栀子、杏仁、陈皮。②降气药破气,中病即止,不宜久用,以免耗伤正气,且宜用于血热妄行之初,不宜用于血脱之后。③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经血等,在辨治基础上加升提药如柴胡、升麻、荆芥等;经血过多可加固涩之品如五味子、赤石脂、乌贼骨等。④治疗血热不能纯用寒凉药,因寒则血凝,凝则致瘀,免留病根。⑤寒凉药易伤胃气,为防此弊端,宜加用酒炒或炭炒以制苦寒之性。⑥寒凉滋润之剂易碍胃,使痰火、湿热留滞,不宜久用。⑦失血过多者宜加补气药以防气随血泄,阴脱阳亡,故常加用独参汤,可收益气固脱之功效,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⑧离经之血和外伤瘀血宜使之行散,排出体外。
5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男,13岁,1989年4月10日就诊。患者1周前感冒发热,咽痛,5 d后发现下肢皮肤紫癜,并逐渐增多,稍痒,关节酸痛,大便干,尿色稍深。查:体温37.8 ℃,颌下淋巴结稍肿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有少许分泌物,心、肺(-),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腰无叩击痛,关节无红肿,上肢少许紫癜,双下肢紫癜满布、大小不一、压不退色,呈对称分布,踝关节处较多,无指凹性水肿,苔薄黄,脉稍数。血红蛋白135 g/L,白细胞13.8×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80%,单核2%,嗜酸2%,淋巴16%。尿蛋白(+),红细胞3~8个/Hp。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紫斑(外感热毒,入血伤络)。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解毒凉血汤加羌活、独活、秦艽、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水煎服,每日1剂。5 d后,体温正常,紫癜颜色转淡,仍有少许新紫癜出现。守方继服2周后,关节痛消失,紫癜减半,血常规复查正常。扁桃体Ⅰ度肿大,再巩固治疗半月后停药观察。3个月后随访复查,未见复发。
案例2:患者,女,36岁,2009年2月23日就诊。皮肤多发性紫癜2年余,30 d前查血小板计数降至10×109/L,伴消化道出血,用激素等西药治疗有暂时疗效,停药即降。现自觉乏力,双目干涩,皮肤紫癜,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11×109/L。西医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诊断:血证(气阴两虚,血热伤络)。治以益气养阴、凉血止血。处方:炙黄芪30 g,当归12 g,白芍12 g,熟地黄12 g,女贞子12 g,墨旱莲15 g,茜草15 g,土大黄15 g,水牛角丝15 g,枸杞子15 g,菊花10 g,太子参20 g,仙鹤草15 g,炙甘草20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个月后复诊,病情好转,乏力、双目干涩减轻,紫癜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不变,上方略作增减,继服2个月。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120×109/L。上方略作加减再服1个月以善后。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