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腹胀及血清酶的影响
第1页 |
参见附件。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腹胀;血清酶;针灸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3.034
中图分类号:R259.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3-0078-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患者由于右心功能不全引发肝淤血、胃肠淤血,进一步影响腹腔静脉回流,使胃肠蠕动减缓,发生腹胀、呃逆等症状及血清酶检查异常,进而加重其呼吸困难。这类患者应用润肠通便药物治疗常无明显改善。笔者以针灸缓解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腹胀症状,并观察其对血清酶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009年8月-2010年4月期间在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1],并伴有腹胀症状。排除伴有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1~82岁,平均(58.98±15.77)岁;慢性肺心病病程10~33年。
2 治疗方法
予针刺治疗。主穴: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关元、气海、足三里;配穴:肝郁者加用内关、太冲,伴呃逆者加用攒竹。方法:根据患者胖瘦选用0.25~0.3 mm×25~50 mm汉医牌针灸针,上脘、中脘、下脘、天枢直刺,得气后平补平泻;关元、气海、足三里直刺,得气后施补法;关元、气海加用新峰牌TDPCQ-27神灯照射;内关、太冲直刺,得气后施泻法;攒竹斜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