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在情志中地位的探讨(1)
关键词:惊;七情;胆;惊者平之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6.041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6-0087-02
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记载“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使“七情理论”日臻完善,其中也包括“惊”。但七情之中的喜、怒、忧、思、悲、恐,皆可归属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只有“惊”不归属于五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认为“惊伤胆,其气乱”,将惊归属于胆腑。笔者现就“惊”与七情中其他情志异同以及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作一分析。
1 从文字角度考析“惊”
《现代汉语词典》将“惊”解释为“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而“紧张”就是“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1]599。中医学认为,“惊”是指一般因突受外界刺激引起,内心原无思想准备[2]。结合来看,“惊”实际是指在内心原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对由“惊”衍生出的“惊喜”、“惊恐”和“惊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惊恐”就是指“惊慌恐惧”[1]616,其中“惊慌”指“害怕慌张”[1]710,“恐惧”指“惊慌害怕,惶惶不安”[1]719,“慌张”指“心里不沉着,动作忙乱”[1]720,与“兴奋不安”的表现相同。所以,其实“惊恐”就是指在内心原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进而害怕。“惊吓”是指“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1]781。“惊吓”、“惊恐”二者意思相同。“惊喜”指“又惊又喜”,就是指在内心原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进而高兴。三者都先有因突然来的刺激而产生的紧张,随后人们根据使人受惊的不同事物再产生不同的情志——喜或恐。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外界的一个刺激可使人产生喜、恐、悲、怒、思、忧中任意一种情志,并在没有其他刺激的情况下,可通过思考转化成另一种情志。如人们在受惊,且没有其他刺激时,也可出现或喜、或恐、或悲、或怒、或思、或忧的表现。但在或喜、或恐、或悲、或怒、或思、或忧时,若没有其他刺激,通常不会出现“惊”的表现。这表明,在同一刺激源同次刺激的情况下,“惊”只能单方向发展为其他情志表现,而不能相互转化,但七情中的喜、恐、悲、怒、思、忧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因此,“惊”明显有别于七情中的其他情志表现。
2 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分析“惊”的本质
中医的“七情学说”与现代心理学理论中的情绪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3]54,中医的情志与情绪属于同一范畴。现代心理学是这样表述情绪的:“我们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并不是无动于衷,总会带着某些主观的需要和态度去认识客观事物,评价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如喜爱、厌恶、憎恨、愤怒、快乐、悲伤、高兴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4]8由此不难看出,情绪是人们通过感知外界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以自我需求为主体的主观体验,那么,感知也就成了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要感知客观事物就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注意,而注意则是产生情绪的先决条件。如果客观事物唤起人们注意是缓慢的或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那么,人们就会平静地接受,产生相应的情绪;如果客观事物唤起人们注意是突然的或是不在人们意料之中的,那么,人们就会感到震动茫然,进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人们常常把这种震动茫然称之为受惊,这与中医学对“惊”所描述的内涵是相似的。正如现代心理学只将我国古代《中庸》、《黄帝内经》等著作中的喜、怒、悲、忧、思、恐、哀、乐、好、恶、爱、惧、欲列入情绪范畴[4]284,而没有“七情”中的“惊”。所以,“惊”不应属于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或情感范畴,也不应属于中医情志范畴,有别于七情中的其他成员。
3 用中医理论剖析“惊”的本质
3.1 用中医学气一元论解析“惊”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源于气,人也是由气生成的[5]。情志是无形的,是人体内心的感情,是一种由事物及现象感应心神而引起的生命活动现象。既然是一种生命活动现象,那么,也必定是由气生成的一种现象。事物及现象感应心神,发生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情志;情志也可以作为一种现象反作用于人体感应心神,进一步强化人体气的运动变化,正如情志致病首伤心神,随之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3]58。所以,情志与气机相辅相成,相互感应。既然情志的实质是气机的变化,那么,我们就能够通过情志的气机变化来判断惊的特有属性。
“七情理论”认为,情志与气机的关系是喜则气缓或气散、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忧则气聚[3]58。其中,气缓是适度的喜乐引起意和气疏,营卫舒畅的正常状态;气散是过度的喜乐造成气机涣散的异常状态;气上是愤怒导致气机上逆的异常状态;气消是悲伤造成气机减弱的异常状态;气下是恐惧引起气机下沉的异常状态;气结是思虑导致气机郁结的异常状态;气乱是因惊而致气机紊乱的异常状态;气聚是忧伤造成气机聚集的异常状态。上述气机变化中除“气缓”是正常的气机外,其余都是气机失调的异常状态。
气机失调就是气机紊乱,简称为“气乱”。气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气乱是气散、气上、气消、气下、气结、气聚和狭义气乱的总称。狭义气乱是广义气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气运动杂乱的混沌状态。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混沌状态是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状态[1]781,即万物没有形成之前的状态。这种混沌状态也是气散、气上、气消、气下、气结、气聚、气畅形成前的一种初始状态。在没有其他作用时,气散、气上、气消、气下、气结、气聚、气畅状态是不可能回到原始混沌状态的。与这些气机运动状态相对的情志也是如此,即“惊”是喜、恐、悲、怒、思、忧形成之前的一种原始状态,在没有其他作用刺激时,喜、恐、悲、怒、思、忧不可能形成“惊”。, http://www.100md.com(庞铁良)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6.041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6-0087-02
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记载“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使“七情理论”日臻完善,其中也包括“惊”。但七情之中的喜、怒、忧、思、悲、恐,皆可归属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只有“惊”不归属于五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认为“惊伤胆,其气乱”,将惊归属于胆腑。笔者现就“惊”与七情中其他情志异同以及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作一分析。
1 从文字角度考析“惊”
《现代汉语词典》将“惊”解释为“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而“紧张”就是“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1]599。中医学认为,“惊”是指一般因突受外界刺激引起,内心原无思想准备[2]。结合来看,“惊”实际是指在内心原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对由“惊”衍生出的“惊喜”、“惊恐”和“惊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惊恐”就是指“惊慌恐惧”[1]616,其中“惊慌”指“害怕慌张”[1]710,“恐惧”指“惊慌害怕,惶惶不安”[1]719,“慌张”指“心里不沉着,动作忙乱”[1]720,与“兴奋不安”的表现相同。所以,其实“惊恐”就是指在内心原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进而害怕。“惊吓”是指“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1]781。“惊吓”、“惊恐”二者意思相同。“惊喜”指“又惊又喜”,就是指在内心原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进而高兴。三者都先有因突然来的刺激而产生的紧张,随后人们根据使人受惊的不同事物再产生不同的情志——喜或恐。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外界的一个刺激可使人产生喜、恐、悲、怒、思、忧中任意一种情志,并在没有其他刺激的情况下,可通过思考转化成另一种情志。如人们在受惊,且没有其他刺激时,也可出现或喜、或恐、或悲、或怒、或思、或忧的表现。但在或喜、或恐、或悲、或怒、或思、或忧时,若没有其他刺激,通常不会出现“惊”的表现。这表明,在同一刺激源同次刺激的情况下,“惊”只能单方向发展为其他情志表现,而不能相互转化,但七情中的喜、恐、悲、怒、思、忧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因此,“惊”明显有别于七情中的其他情志表现。
2 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分析“惊”的本质
中医的“七情学说”与现代心理学理论中的情绪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3]54,中医的情志与情绪属于同一范畴。现代心理学是这样表述情绪的:“我们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并不是无动于衷,总会带着某些主观的需要和态度去认识客观事物,评价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如喜爱、厌恶、憎恨、愤怒、快乐、悲伤、高兴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4]8由此不难看出,情绪是人们通过感知外界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以自我需求为主体的主观体验,那么,感知也就成了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要感知客观事物就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注意,而注意则是产生情绪的先决条件。如果客观事物唤起人们注意是缓慢的或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那么,人们就会平静地接受,产生相应的情绪;如果客观事物唤起人们注意是突然的或是不在人们意料之中的,那么,人们就会感到震动茫然,进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人们常常把这种震动茫然称之为受惊,这与中医学对“惊”所描述的内涵是相似的。正如现代心理学只将我国古代《中庸》、《黄帝内经》等著作中的喜、怒、悲、忧、思、恐、哀、乐、好、恶、爱、惧、欲列入情绪范畴[4]284,而没有“七情”中的“惊”。所以,“惊”不应属于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或情感范畴,也不应属于中医情志范畴,有别于七情中的其他成员。
3 用中医理论剖析“惊”的本质
3.1 用中医学气一元论解析“惊”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源于气,人也是由气生成的[5]。情志是无形的,是人体内心的感情,是一种由事物及现象感应心神而引起的生命活动现象。既然是一种生命活动现象,那么,也必定是由气生成的一种现象。事物及现象感应心神,发生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情志;情志也可以作为一种现象反作用于人体感应心神,进一步强化人体气的运动变化,正如情志致病首伤心神,随之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3]58。所以,情志与气机相辅相成,相互感应。既然情志的实质是气机的变化,那么,我们就能够通过情志的气机变化来判断惊的特有属性。
“七情理论”认为,情志与气机的关系是喜则气缓或气散、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忧则气聚[3]58。其中,气缓是适度的喜乐引起意和气疏,营卫舒畅的正常状态;气散是过度的喜乐造成气机涣散的异常状态;气上是愤怒导致气机上逆的异常状态;气消是悲伤造成气机减弱的异常状态;气下是恐惧引起气机下沉的异常状态;气结是思虑导致气机郁结的异常状态;气乱是因惊而致气机紊乱的异常状态;气聚是忧伤造成气机聚集的异常状态。上述气机变化中除“气缓”是正常的气机外,其余都是气机失调的异常状态。
气机失调就是气机紊乱,简称为“气乱”。气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气乱是气散、气上、气消、气下、气结、气聚和狭义气乱的总称。狭义气乱是广义气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气运动杂乱的混沌状态。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混沌状态是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状态[1]781,即万物没有形成之前的状态。这种混沌状态也是气散、气上、气消、气下、气结、气聚、气畅形成前的一种初始状态。在没有其他作用时,气散、气上、气消、气下、气结、气聚、气畅状态是不可能回到原始混沌状态的。与这些气机运动状态相对的情志也是如此,即“惊”是喜、恐、悲、怒、思、忧形成之前的一种原始状态,在没有其他作用刺激时,喜、恐、悲、怒、思、忧不可能形成“惊”。, http://www.100md.com(庞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