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2年第7期
编号:13178637
养阴祛风凉血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7期
     关键词:养阴祛风凉血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5.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7-0081-01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及经济的高速发展,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湿疹、异位性皮炎、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药疹等,由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临证以养阴祛风凉血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患者自身的过敏体质有关[1]。中医有“禀性不耐”之说。温氏[2]认为,过敏体质中医辨证属阴虚型体质,并提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理基础总以阴虚为本,尤与肺阴虚关系密切。肺主皮毛,《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说明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可将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布散于周身皮毛以荣养全身皮肤。肺阴虚,一方面导致全身肌肤失于濡润;另一方面则易化燥生风,导致风邪内伏,风动则痒,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因此,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常表现为瘙痒明显,时发时止,发无定处,来去无踪等一系列与风证类似的临床特点。正如清代邹润安《本经疏证》所提出:“如六淫七情一有以伤其阴,则阳孤无以行其化,淫而为风。”由此,笔者认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为阴虚肺燥,风邪内伏,一旦触遇外风(各种体外致敏原),则内外合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