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成长规律研究现状与思考
关键词:国医大师;成长规律;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08-02
2009年6月,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30位“国医大师”,此后出现了大量研究“国医大师”的文献,截至2012年5月,以“国医大师”为关键词,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询,相关论文达359篇。为探索“国医大师”成长规律,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笔者试将近年来有关“国医大师”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国医大师”研究热点
1.1 “国医大师”的界定
所谓“国医大师”,特指由我国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为国人所认可、有杰出贡献的名老中医。他们除要求医德高尚、学术成就卓越外,还被要求在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并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1]。根据相关要求,评出的首届“国医大师”,呈现出以下共性特征:①平均年龄85岁,年逾古稀;②出身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③行医制药都在55年以上,或独创医术,或研制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药剂,大都做过中央保健委员会的会诊专家,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2]。
, 百拇医药
1.2 评选“国医大师”的意义
“国医大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多年来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医大师”的评选是弘扬大医精诚医德医风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振奋中医药行业精神、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环境的重要措施[3]。
1.3 “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
由于“国医大师”这个名称是近年来才正式提出的,所以,学术界对“国医大师”的群体成长规律研究尚不多见,但与“国医大师”高度相关的名老中医群体研究却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名老中医风采》、山西省卫生厅主编《名老中医医话》等。目前,对“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临床实践是成就大师的基础。有学者曾对1994年由江苏省政府命名的90位名中医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平均医龄都在42年以上,证明没有长期的临床实践,不可能造就一代名医[4];②大师的学术思想源于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了名老中医的学术渊源和发展脉络及其相关文化的背景,才能从深层次理解其学术思想[5];③高尚医德医风是成就大师的灵魂。所谓“先有‘仁心’才有‘医德’,这是人所公称的‘医者父母心’。医师的医德,决定其医术,先有‘仁心’,才有‘仁术’”[6]。
, 百拇医药
1.4 “国医大师”个体成长规律
尽管“国医大师”概念提出较晚,但当选为“国医大师”者均为中医药学界的泰斗,为此,围绕他们个体成长规律的研究并不鲜见,这些研究或侧重于“国医大师”个体成长轨迹的描述[7-8],或侧重于学术思想的总结[9]。这些研究成果抢救式地梳理了一些“国医大师”的重要文献,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2.1 介绍性文章多,研究性文章少
现有对“国医大师”成长过程的研究多集中在人物介绍层面。从“国医大师”研究的文章体裁可窥一斑。其中人物采访类文章[10-11]、人物传记[12],以及人物通讯报道汇编[3,13]的形式较多。这些文章和著作限于体裁,多偏于抒情叙事,缺乏系统性研究和理论上的建树。
2.2 个体研究多,群体规律性研究少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学术界对“国医大师”个体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多,如周仲瑛、李振华、贺普仁、颜德馨等人的学术成就与成长经历均有专门著述,但对“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的研究却不多见,或在个体研究中涉及到部分内容,或在其他研究中一笔带过。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尽管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参考资料,但从理论层面探索国医大师成长规律,已成为学术界刻不容缓的课题。
2.3 单方面研究多,综合性研究少
综合考察现有对国医大师研究成果看,研究者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治学思想,或临床经验,或医案医话等[14-16]。因而,对某一国医大师成长规律综合性研究,或对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的综合研究,如国医大师成长的个体、家庭、社会原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将成为新一轮国医大师研究的新热点。
3 思考与展望
3.1 “国医大师”个体成长轨迹与群体成长规律的综合研究
, http://www.100md.com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新学和旧学碰撞、中学和西学融汇的混沌时代,从中医药教育模式看,正是一个从传统师承制向现代院校教育制转型的时期。首届30位“国医大师”均出生于这个特殊时代。他们成长、成才的历程尽管有所区别,但从整体来看却无不印上了时代烙印。为此,对国医大师的研究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中西医交融与中医教育模式的转型的中观层面、家庭背景以及个体秉赋的微观层面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其规律性的问题。
3.2 “国医大师”成长规律与中医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性研究
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学术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不断提高中医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中医思维的新时代中医大师,不仅考验中医教育界,也不断促使相关管理层反思。笔者认为,通过国医大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将为当代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3.3 “国医大师”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关性研究
, 百拇医药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医大师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文化传承人。为此,开展“国医大师”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关性研究,既有助于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也有助于中医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关于评选首届“国医大师”的通知[EB/OL].[2009-06-24].http://www. satcm.gov.cn/zhuanti/gyds/xgxx/20090624/085237.shtml.
[2] 曹顺妮.国医大师能否拯救中医[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8):10.
[3] 王国强.国医大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
, http://www.100md.com
[4] 黄煌.如何造就一代名中医[N].光明日报,2008-01-03(11).
[5] 胡镜清,路洁,刘喜明,等.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0.
[6] 姜赟.振兴中医,不是另起炉灶[N].人民日报,2010-01-18(13).
[7] 王志英.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
[8] 王海军,李郑生,王亮.国医大师李振华成才之路探讨[J].中医学报, 2011,26(6):1.
[9] 王京喜,王麟鹏.国医大师贺普仁针灸思想撷萃[J].上海针灸杂志, 2010,29(3):25.
, http://www.100md.com [10] 陈祖芬,朱良春.医乃仁术[N].光明日报,2007-08-15(12).
[11] 刘智利,颜正华.奠基中药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09-09-04(4).
[12] 曹东义.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
[13] 陈贵廷,杨卓欣.走近国医大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1.
[14] 黄辉.秉承新安学风,独创医学心机——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的治学之路[J].中医药文化,2010,5(1):4.
[15] 杨勇,王煦,白晶.国医大师王绵之临床思维特色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384.
[16] 刘小斌,严峻峻.邓铁涛教授的中医教育思想探讨[J].中医教育, 2002,21(3):49.
(收稿日期:2012-05-31,编辑:梅智胜), http://www.100md.com(薛洪汇 文庠)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08-02
2009年6月,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30位“国医大师”,此后出现了大量研究“国医大师”的文献,截至2012年5月,以“国医大师”为关键词,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询,相关论文达359篇。为探索“国医大师”成长规律,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笔者试将近年来有关“国医大师”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国医大师”研究热点
1.1 “国医大师”的界定
所谓“国医大师”,特指由我国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为国人所认可、有杰出贡献的名老中医。他们除要求医德高尚、学术成就卓越外,还被要求在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并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1]。根据相关要求,评出的首届“国医大师”,呈现出以下共性特征:①平均年龄85岁,年逾古稀;②出身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③行医制药都在55年以上,或独创医术,或研制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药剂,大都做过中央保健委员会的会诊专家,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2]。
, 百拇医药
1.2 评选“国医大师”的意义
“国医大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多年来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医大师”的评选是弘扬大医精诚医德医风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振奋中医药行业精神、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环境的重要措施[3]。
1.3 “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
由于“国医大师”这个名称是近年来才正式提出的,所以,学术界对“国医大师”的群体成长规律研究尚不多见,但与“国医大师”高度相关的名老中医群体研究却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名老中医风采》、山西省卫生厅主编《名老中医医话》等。目前,对“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临床实践是成就大师的基础。有学者曾对1994年由江苏省政府命名的90位名中医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平均医龄都在42年以上,证明没有长期的临床实践,不可能造就一代名医[4];②大师的学术思想源于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了名老中医的学术渊源和发展脉络及其相关文化的背景,才能从深层次理解其学术思想[5];③高尚医德医风是成就大师的灵魂。所谓“先有‘仁心’才有‘医德’,这是人所公称的‘医者父母心’。医师的医德,决定其医术,先有‘仁心’,才有‘仁术’”[6]。
, 百拇医药
1.4 “国医大师”个体成长规律
尽管“国医大师”概念提出较晚,但当选为“国医大师”者均为中医药学界的泰斗,为此,围绕他们个体成长规律的研究并不鲜见,这些研究或侧重于“国医大师”个体成长轨迹的描述[7-8],或侧重于学术思想的总结[9]。这些研究成果抢救式地梳理了一些“国医大师”的重要文献,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2.1 介绍性文章多,研究性文章少
现有对“国医大师”成长过程的研究多集中在人物介绍层面。从“国医大师”研究的文章体裁可窥一斑。其中人物采访类文章[10-11]、人物传记[12],以及人物通讯报道汇编[3,13]的形式较多。这些文章和著作限于体裁,多偏于抒情叙事,缺乏系统性研究和理论上的建树。
2.2 个体研究多,群体规律性研究少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学术界对“国医大师”个体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多,如周仲瑛、李振华、贺普仁、颜德馨等人的学术成就与成长经历均有专门著述,但对“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的研究却不多见,或在个体研究中涉及到部分内容,或在其他研究中一笔带过。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尽管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参考资料,但从理论层面探索国医大师成长规律,已成为学术界刻不容缓的课题。
2.3 单方面研究多,综合性研究少
综合考察现有对国医大师研究成果看,研究者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治学思想,或临床经验,或医案医话等[14-16]。因而,对某一国医大师成长规律综合性研究,或对国医大师群体成长规律的综合研究,如国医大师成长的个体、家庭、社会原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将成为新一轮国医大师研究的新热点。
3 思考与展望
3.1 “国医大师”个体成长轨迹与群体成长规律的综合研究
, http://www.100md.com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新学和旧学碰撞、中学和西学融汇的混沌时代,从中医药教育模式看,正是一个从传统师承制向现代院校教育制转型的时期。首届30位“国医大师”均出生于这个特殊时代。他们成长、成才的历程尽管有所区别,但从整体来看却无不印上了时代烙印。为此,对国医大师的研究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中西医交融与中医教育模式的转型的中观层面、家庭背景以及个体秉赋的微观层面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其规律性的问题。
3.2 “国医大师”成长规律与中医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性研究
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学术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不断提高中医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中医思维的新时代中医大师,不仅考验中医教育界,也不断促使相关管理层反思。笔者认为,通过国医大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将为当代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3.3 “国医大师”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关性研究
, 百拇医药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医大师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文化传承人。为此,开展“国医大师”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关性研究,既有助于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也有助于中医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关于评选首届“国医大师”的通知[EB/OL].[2009-06-24].http://www. satcm.gov.cn/zhuanti/gyds/xgxx/20090624/085237.shtml.
[2] 曹顺妮.国医大师能否拯救中医[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8):10.
[3] 王国强.国医大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
, http://www.100md.com
[4] 黄煌.如何造就一代名中医[N].光明日报,2008-01-03(11).
[5] 胡镜清,路洁,刘喜明,等.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0.
[6] 姜赟.振兴中医,不是另起炉灶[N].人民日报,2010-01-18(13).
[7] 王志英.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
[8] 王海军,李郑生,王亮.国医大师李振华成才之路探讨[J].中医学报, 2011,26(6):1.
[9] 王京喜,王麟鹏.国医大师贺普仁针灸思想撷萃[J].上海针灸杂志, 2010,29(3):25.
, http://www.100md.com [10] 陈祖芬,朱良春.医乃仁术[N].光明日报,2007-08-15(12).
[11] 刘智利,颜正华.奠基中药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09-09-04(4).
[12] 曹东义.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
[13] 陈贵廷,杨卓欣.走近国医大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1.
[14] 黄辉.秉承新安学风,独创医学心机——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的治学之路[J].中医药文化,2010,5(1):4.
[15] 杨勇,王煦,白晶.国医大师王绵之临床思维特色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384.
[16] 刘小斌,严峻峻.邓铁涛教授的中医教育思想探讨[J].中医教育, 2002,21(3):49.
(收稿日期:2012-05-31,编辑:梅智胜), http://www.100md.com(薛洪汇 文庠)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名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