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56337
吴康衡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8期
名医经验,辨证施治
     关键词:名医经验;吴康衡;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施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8.042

    中图分类号:R277.5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8-0093-01

    吴康衡教授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师带徒专家。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方面,吴老临证既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又融合了现代医学治疗原则,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兹将其相关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肾脏病发病主要与外邪和内伤有关。前者与六淫之气传于肾,导致肾脏受损有关,即《素问·水热穴论篇》“肾汗出逢于风……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后者与七情、人体禀赋、劳倦、饮食等相关。此外,误治伤肾和久病及肾,也属内伤范畴。

    吴老认为,慢性肾衰发病机理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上、中、下三焦壅塞,肺失宣化、脾失升降(失升清降浊),肾失开合(枢机不利),终及三脏衰败,三焦府气不通,秽浊之气蒸腾,内干制化,外碍固守,上扰清空,下阻开合。具有突出的四大病理特点,即虚、瘀、湿、逆。临床证候表现为正虚邪实、寒热错杂、多脏同病等复杂情况。2 辨证论治2.1 辨证特色2.1.1 阴阳辨证 慢性肾衰正虚一般以阴阳两虚、气阴两虚为主。吴老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肾衰由慢性肾炎或肾炎性肾病引起者,以脾肾气虚或脾肾阳虚多见;由慢性肾炎高血压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引起者,以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多见。慢性肾衰病程持久缓慢,因此,无论是气虚或阴虚,往往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病情的转归与阴阳偏胜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