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3685
五苓散皮科应用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4年第4期
     关键词:五苓散;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105-03

    五苓散为张仲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经典方。笔者在现代医学辨病基础上结合六经辨治,将其用于皮肤病治疗,效如桴鼓。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 五苓散方证指征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五苓散方证条文有多条,其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是提示运用五苓散的关键。皮肤病中的皮损所表现出的水肿、渗出或顽固性结节倾向,口渴而不多饮,舌淡、苔白滑或淡胖有齿痕为客观依据;从病机而言,即蓄水与津液不足或转输障碍俱可用之。

    2 五苓散证基本病机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即饮水入胃后,津液经肺脾输布周身而后下达膀胱,津液上承则口不渴,津液下走则小便利。故在病理状态下,或来源不足,或上述通路失畅(如三焦气化失常),或被邪所干(局部湿阻痰瘀),经输失利(膀胱气化失司),则诸症蜂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强调太阳病治疗不当,伤及心、脾、肾阳,失于温运气化,致水饮内聚,或停中焦,或蓄下焦,水气上逆,症现小便不利、心悸、逆满、头眩等,仲景以苓桂剂治之,取茯苓淡渗利水、定悸,桂枝通阳化气、平冲降逆。其中五苓散以表证未罢、膀胱气化不利之太阳蓄水证及霍乱热多欲饮水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