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3472
秦伯未及其“中国医学院”教育思想初探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4年第4期
     关键词:秦伯未;中国医学院;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120-02

    秦伯未(1901-1970年),字之济,号谦斋,出身儒医世家,自幼好读经书,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涉。他师从曹颖甫,后求学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秦氏感于时下中医的衰落,认为中医发展必须重视教育。为使中医教育适应社会需要,他与包识生、章次公、王一仁等共同创建了“中国医学院”。以“商量旧学,采纳新知,不特欲自显中医独立精神,且将别树一中医旗帜,由中国医学而化为世界医学”为教学目标的中国医学院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一次具有改良意义的尝试。

    1 改良中华医药,提倡国医教育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界开始注意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尝试以中西汇通的途径改造中医理论,但其成果未被传统观念认可。随着西医在国内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中医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秦伯未等一批中医人认识到中医要适应社会需要,必须革新,而“欲改进中华医药,非从提倡国医教育不可”。

    以秦伯未为首的改革派不满于当时中医院校沿袭旧制、课程陈旧的现状,认为“中医界办学虽有多年,究竟毫无进展,苟且因循,无具体之规模,抱颟顸之见解”,使“中医教育几致沦亡,授徒者知识囿于一隅,涉学者鹄的浑无目的……苟非从根本阐明学术,陶铸人材,则今日中医竟有釜底游魂之势”。为变革这种旧风气,引进现代医学知识,秦伯未与同学王一仁着手自主办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