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645712
《伤寒论》案例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4年第9期
     关键词:伤寒论;案例;教学方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40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9-0122-02

    “学经典,做临床”是近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新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医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临床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注重经典,突出临床”将成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医高等院校必修课程。其不同于单纯的基础课和理论课,是兼备了基础及临床学科的性质,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对临床各科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临床课程。《伤寒论》作为一部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蕴涵着丰富的辨证思想和方法,其原著的写法反映了张仲景临床思维的过程,对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有着特殊的价值。但《伤寒论》难教难学,几乎是高等中医院校师生长期以来的“共识”。为加强《伤寒论》教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使《伤寒论》真正成为临床提高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对《伤寒论》进行了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之总结如下。

    1 将原文转化为案例,避免条文内容重复

    《伤寒论》因成书年代较远,体例安排与现行临床课有很大差别,且有时前后内容又有所重复,如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与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