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634719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于秀鹏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手法;中药;脊髓型颈椎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12.032

    中图分类号:R274.9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12-0102-02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以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膨隆及椎体骨刺等病变造成脊髓受压产生反应性充血性水肿的病理特征和退行性病变为特点,临床以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便、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等为主要表现。笔者以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均为2012年5月-2014年2月期间本院中医正骨科门诊病例,均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及血瘀凝阻、经络瘀滞型辨证标准。其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27~69岁,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多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颈部外伤15例,慢性劳损102例,病情不明原因33例。

    1.2 诊断与辨证标准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及病情程度判定依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纪要相关标准[1],采取症状体征及影像相结合原则。中医辨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相关标准,属血瘀凝阻、经络瘀滞型。主证:头颈肩背疼痛,眩晕,恶心,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视物模糊,耳鸣耳聋,上肢麻木或疼痛,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舌质紫黯,脉细涩或结代;兼证:头重如刺,常在夜间加剧,疼痛痛有定处,身重乏力,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爪甲紫黯,妇女可见经闭或崩漏。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及血瘀凝阻、经络瘀滞型辨证标准者;②有手法治疗禁忌症者;③心、脑血管疾病而致肢体障碍者;④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及脑供血不全者,有代谢和内分泌疾病及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者;⑤颈椎椎管狭窄症及椎间孔严重狭窄者,X线片提示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如肿瘤、结核等。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治疗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