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592267
基于古代文献的针灸治疗口眼㖞斜用穴规律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8期
     通讯作者:孙忠人,E-mail:szr006@163.com

    口眼斜又称“口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瘫。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作为多变量分析技术,能从多个变量中提取共性因子,以便获取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在中医药领域中,因子分析常用于证候要素分布[1-3]、药物配伍[4-5]等研究。本文以古代针灸治疗口眼斜的处方为研究对象,借助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归纳腧穴使用规律,以期为口眼斜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主要参考《中国针灸文献提要》[6]、《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7]和《中华医典》[8],筛选先秦至清末(1911年以前)涉及针灸治疗口眼斜的文献。

    1.2 数据筛选

    依据口眼斜的同义词条,纳入针灸治疗本症的处方。口眼斜的同义词条包括:面瘫、口(歪、喎)、口僻(辟、癖、噼)、口偏、口斜、眼、口眼斜、口、唇、吊线风、口吻、歪咀风等。除歌赋外,剔除单一腧穴的主治论述条文。通过上述数据筛选,收集处方共计257首。

    1.3 数据录入

    利用SQL Server 2005,建立古代针灸处方数据库,将处方的基本信息及其腧穴组成、主治、文献等信息录入数据库。

    1.4 数据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导入处方腧穴组成信息,进行频数分析,提取高频(频次≥9次)腧穴;在此基础上,剔除低频腧穴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获取公因子。

    2 结果

    2.1 频数分析

    通过腧穴频数分析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