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药材性状及鉴别研究(2)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文献对多序岩黄芪性状描述为:根呈圆柱形,长10~40 cm,直径0.6~2.5cm,表面淡棕红色至棕红色;具明显纵皱纹,有横伸略突起的散生皮孔;外皮易脱落;质硬,韧性强,断面纤维性,皮部白色,木部有黄色菊花心,形成层呈棕色环;味甘,有豆腥味[2]。根呈圆柱形,条直,少有分支,上端直径略粗,长20~90 cm,粗端直径l~3 cm,表面灰红棕色至红褐色,具明显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栓皮易剥落而露出淡黄色的皮部及纤维;皮孔横长,色浅,略凸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断面栓皮部红棕色,皮部黄白色,约占半径的1/3~1/2,形成层呈棕色环,木部淡黄棕色,中央颜色较浅,可见放射状纹埋;气微,味微甜,嚼之略有豆腥味[3]。本研究根据样品实际性状,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对上述红芪性状描述进行综合,拟定红芪药材性状特征为: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支,上端略粗,长10~50 cm,直径0.6~2 cm。表面灰红棕色、淡棕红色至棕红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2.2 鉴别
2.2.1 横切面 木栓层为6~12列细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3 字符。
2.1 性状
文献对多序岩黄芪性状描述为:根呈圆柱形,长10~40 cm,直径0.6~2.5cm,表面淡棕红色至棕红色;具明显纵皱纹,有横伸略突起的散生皮孔;外皮易脱落;质硬,韧性强,断面纤维性,皮部白色,木部有黄色菊花心,形成层呈棕色环;味甘,有豆腥味[2]。根呈圆柱形,条直,少有分支,上端直径略粗,长20~90 cm,粗端直径l~3 cm,表面灰红棕色至红褐色,具明显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栓皮易剥落而露出淡黄色的皮部及纤维;皮孔横长,色浅,略凸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断面栓皮部红棕色,皮部黄白色,约占半径的1/3~1/2,形成层呈棕色环,木部淡黄棕色,中央颜色较浅,可见放射状纹埋;气微,味微甜,嚼之略有豆腥味[3]。本研究根据样品实际性状,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对上述红芪性状描述进行综合,拟定红芪药材性状特征为: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支,上端略粗,长10~50 cm,直径0.6~2 cm。表面灰红棕色、淡棕红色至棕红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2.2 鉴别
2.2.1 横切面 木栓层为6~12列细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