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946238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10期
     关键词:内经;秋伤于湿;咳嗽;痿厥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0.028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10-0115-02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类似的句式在《内经》凡三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灵枢·论疾诊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按六气与季节配属理论,春、夏、冬三季都是主令之气伤人,独秋季非本季之旺气——燥气伤人,反而强调“秋伤于湿”,对此,后世医家一直有所争议。兹做如下评析,以抒己见。

    1 湿邪致病说

    考上述原文,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灵枢·论疾诊尺》在“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语句之前皆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之句,故“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重阴必阳”理论的临床举例。秋为季节之阴,湿为邪气之阴,是谓重阴,咳嗽应为阳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有“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者属“重阳必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者属“重阴必阳”的病证描述,意即阳季感受阳邪(重阳),伏而未发,下个季节转发为阴性病证(必阴);阴季感受阴邪(重阴),伏而未发,到下个季节转发为阳性病证(必阳)。这种语言环境下,“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应指秋季感受湿邪,湿邪伏而后发,至冬季,湿郁化热,转发为阳性的痰热咳嗽病证。

    从《素问·痿论篇》对痿证的成因看,其咳嗽应是阳热证咳嗽,进而演变为“痿厥”。该病应指足部痿废不用的病证(痿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