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104922
糖尿病性腹泻的中医辨证论治浅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10期
     2.1 以虚定型

    2.1.1 脾胃虚弱 消渴泄泻以脾胃虚弱型最为常见。患者多大便时溏时泄,或进食油腻即大便次数增多,迁延反复,面色萎黄,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不舒,舌胖有齿痕,苔白腻,脉细缓。治以益气健脾、祛湿和胃为主,处方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肉、砂仁、桔梗等;若湿邪壅盛,水走肠间,泄瀉不止者,可加猪苓、泽泻、车前子以分利小便而实大便;若脾胃久虚,津液内耗,烦渴多饮者,可选葛根、乌梅、五味子等生津止泻;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可加黄芪、升麻、赤石脂、禹余粮等,益气升阳、举陷固脱。

    2.1.2 肾脏亏虚 消渴日久及肾,此证型泄泻通常以夜间或清晨多见,发作时常脐腹微作痛,肠鸣则泻,泻后则安,完谷不化,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弱,治以补肾祛湿止泻为主。偏于肾阳虚失于温煦者,可选用四神丸或右归丸温补肾阳、暖脾止泻。常用药物有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附子、肉桂、菟丝子、杜仲、山药、山萸肉等;偏于肾阴虚者,多伴有形体清瘦,口干多饮,或手足心灼热,舌淡红有裂,脉虚细,治需固护阴液,不可过于温燥,以免阴愈伤而泻亦难愈,造成虚虚之误,需加滋阴补肾固涩之品,如女贞子、墨旱莲、五味子、牡蛎等可随症选入。

    2.2 以实定候

    2.2.1 肝郁乘脾 消渴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异常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