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医案因子传承与源流辨证新论(3)
1.8 《古今医案按》案语是俞震《古今医案按》精华所在,俞氏结合自己临床心得,指出案中辨证论治的关键,包括精心评注的案语共530余条,析疑解惑,发微补缺,开创了全面评述辨析古今医案的先河,是清代最完备的中医医案专书。
以“大便秘结”为例,“本主题共收录历代医家八人,医案九案”,精简扼要又完备地将临证常见的便秘证方法收罗殆尽。
“案一:虞恒德治一妇,年五十余,身材瘦小,得大便燥结不通,饮食少进,小腹作痛。虞诊之,六脉皆沉伏而结涩,作血虚治。用四物汤,加桃仁、麻仁、煨大黄等药,数服不通,反加满闷……盖胃气虚而不能久留性速之药耳。遂以备急丸,外用黄蜡包之,又以细针穿一窍,令服三丸。盖以蜡匮者,制其不犯胃气,故得出幽门,达大小肠也。明日,下燥屎一升许。继以四物汤加减,煎吞润肠丸。如此调理月余,得大便如常,饮食进而安。案二:一男子因出痘,大便秘结不通……用皂角未及蜜煎导法,内服大小承气汤,及枳实导滞丸、备急丸,皆不效,计无所出。虞曰:此痘疮余毒郁热,结滞于大小肠之间而然。乃令婢者口含香油,以小竹筒一个套入肛门,以油吹入。过半时许,病者自云:其油入肠内,如蚯蚓渐渐上行。再过片时许,下黑粪一、二升,困睡而安。
震按:花溪峻药急攻,妙在蜡包穿窍;而香油解毒,妙在上饮下吹;薛案、汪案之用补,轻重不同。高公、李公之用润,淡浓微别。李时珍之牵牛、皂荚,疏通迥异硝、黄。张景岳之姜、附、参、归,辛热远殊寒滑。精华既录,浅陋可删。”
1.9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全文虽无医案记录,但实则由吴鞠通结合温病病机与叶天士临证医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