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切脉针灸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2)
2.2 具体操作2.2.1 切脉方法
取四部脉:寸口脉、人迎脉、冲阳脉、太溪脉,诊脉时患者取仰卧位。寸口脉: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桡骨茎突内侧缘均匀布指切脉;人迎脉:于甲状软骨旁颈动脉搏动处,轻取切脉;冲阳脉:在足背动脉搏动处切脉;太溪脉: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即太溪处切脉。
2.2.2 切脉内容
通过切脉,比较4个部位脉的大小、强弱、滑涩、疾徐(数或缓)、弦紧。其中,大、强、数脉属阳,针刺时用泻法;小、弱、缓脉属阴,针刺时用补法。在4个部位中,人迎脉反映的是头面部位经络及上焦的阴阳气血盛衰,寸口脉反映中焦及胸腹部经络气血盛衰,太溪脉反映下焦肝肾及阴经经脉“阴血”盛衰,冲阳脉反映下焦及阳经经脉“阳气”盛衰;同时,左侧脉候左侧相应的经络气血,右侧脉候右侧相应的经络气血,各脉之间的比较可对人体上下、左右及三焦阴阳虚实进行辨证。如人迎脉与太溪脉比较:人迎脉强,则上焦阳盛;人迎脉弱,则上焦阳虚;太溪脉强,则下焦阴盛;太溪脉弱,则下焦阴虚。人迎脉与冲阳脉比较:冲阳脉强,则下焦阳盛;冲阳脉弱,则下焦阳虚;有上盛下虚,有上虚下盛,有同盛,有同虚。寸口脉与太溪脉比较亦如此。单个脉之间,可进行左右比较,如左右太溪脉比较:左侧较弱,则反映左侧阴血较虚,右侧弱则反映右侧阴血较虚。以此类推,再对八纲、气血、痰瘀等进行辨证,对疾病的诊断则可更明确,更能全面了解机体气血阴阳情况。
2.2.3 指导针刺补泻
临证根据虚实程度不同,选择补泻,按照切脉针灸“金针补银针泻”经验,使用金银针进行补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