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安丽运用先天经络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2)
2.2 调任脉,助三焦气化心衰病机关键在于阳虚。阳虚则阴盛,水液不循常道,停于上焦,水饮凌心射肺,则喘咳不已、不得卧;聚于中焦胃肠,则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流于下焦,则小便不利、下肢肿胀。《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三焦是气血津液升降出入通道,三焦气化失职,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功能紊乱。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其脉气与六阴经相连,为“阴脉之海”,具有调理五脏精气的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施教授指出任脉汇集了三焦之气,即上焦宗气、中焦水谷之气、下焦元气,因此在调节全身气机、助三焦气化方面效果明显。《脉经》“此为任脉,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即指出任脉主气机失调所致病症,任脉具有调节整体的功能。
在穴位方面,膻中为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是宗气汇聚之所,可通任脉,调补宗气,用于治疗上焦气机不畅引起的心肺疾患。如《针灸甲乙经》云:“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口不能言。”鸠尾为任脉络穴,位于胸部剑突下,为上、中焦交接处,对上、中焦之气起着连接作用,故能开胸利气,上下通调。又“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又为三焦之原穴,可顺达三焦之气,通调水道。
上脘、中脘、下脘是调理中焦气机的要穴,可助脾胃运化,升清降浊。其中,中脘乃胃之募穴,六腑之会,是脾胃运化的枢纽,可治脾胃之虚实,通降六腑气机;该穴又系任脉与手太阴、少阳、足阳明交会之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