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26025
中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慢性腹泻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第2期
中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慢性腹泻研究进展,2中药研究,3治疗方法,4中医药治疗优势分析
     2中药研究

    2.1 单味药

    随着单味中药研究的深入,中药对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日渐明确。用人参皂苷予小鼠灌胃后,其肠道内荧光假单胞菌和丁酸梭菌数量明显增加,前者具有抗生素活性,可抑制病原菌生长,后者可促进益生菌生长,具有整肠作用[14]。宋克玉等[15]用不同剂量的党参和茯苓药液分别给小鼠灌胃,取粪便检测,结果为高剂量党参可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降低大肠杆菌水平;高剂量茯苓可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鄢伟伦等[16]用不同剂量白术药液给小鼠灌胃,取粪便检测示:高剂量白术可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并抑制肠杆菌的增殖。蔡子微等[17]用神曲药液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进行灌胃,与丽珠肠乐组对比,结果神曲可促进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增殖,抑制肠杆菌、肠球菌生长,与丽珠肠乐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神曲可促进损伤肠组织恢复作用。除上述益气健脾、消食导滞等药物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外,研究表明,黄芩[18]、马齿苋[19]、绞股蓝[20]、桑叶[21]等清热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