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7436
颜乾麟从“中气不足,九窍不通”论治耳鸣经验(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第12期
     4 讨论

    由于现代医学对耳鸣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迄今临床治疗未形成统一方案,药物治疗除针对引起耳鸣的原发疾病外,多采取对症处理,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局部麻醉、抗抑郁和抗焦虑、抗惊厥等,但疗效不佳。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因医家经验不同,疗效各异。

    肾开窍于耳,故历代医家治耳疾多从肾论治,但古文献亦有“心寄窍于耳”相关论点,且肝胆之经脉与耳联系紧密,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涩,厥为耳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据此,耳鸣病因病机与心气不足、肝气郁结等机能失调密切相关。五脏中心与肝的功能失常多与情志密切相关。《济生方·耳门》有“心寄窍于耳……忧愁思虑得知于内,系乎心,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致聋馈、耳鸣”。临床上,耳鸣多与情志失调或思虑劳神过度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常先伤心神,致心神失守,再累及耳窍致耳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令耳聋者,肾也,何以治肺,肺主声,鼻塞者,肺也。”认为耳鸣耳聋与肺亦有关。李东垣立益气聪明汤治疗耳聋,开补气升阳法治耳鸣、耳聋之先河。因此,耳疾非独肾矣,五脏六腑均令人耳鸣耳聋。颜师临证尤其注重元氣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常以补脾胃之气充元气。

    颜师辨证必当详问病史,谓久病者必有虚,常提醒学生注重寸口脉象,认为寸口脉不论左右,弱则提示必有虚,必以参、芪之辈益气以补虚;耳窍属清空,赖清气养之,清气不升则耳窍失养,故必以升提之属升麻、柴胡助参、芪之气升至耳窍;耳窍属高巅,“高巅之上惟风火可到”,治疗耳鸣必当祛风,以蒺藜既可祛风又可平肝最为恰当;久病必有瘀,路路通化瘀通络,与蒺藜构成药对平肝祛风、活血通络,常被颜师用之于眩晕、耳鸣等治疗中;然耳鸣之久者致长期困扰,情志失于通畅,又宿有脾虚,土虚木乘,故患者表现有左关脉弦或弦细,或弦数脉象,或右侧关脉弦,颜师谓其古人讲“木凌土位”,又或者有舌缨线存在,均乃肝气郁结或肝郁化火,或再伤气阴之证,故临证配以疏肝理气之品,常获较好疗效。由此可见,颜师从“中气不足,九窍不通”论治耳鸣具备完善、严谨的理法方药,故而效如桴鼓,值得我辈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耳鸣临床应用指南[J].贺璐,王国鹏,彭哲,译.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2):116-130.

[2] 颜乾麟.颜德馨中医心脑病诊治精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5.

    (收稿日期:2018-08-03)

    (修回日期:2019-02-13;编辑:梅智胜), 百拇医药(刘爱华 费鸿翔 颜琼枝 颜乾麟)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