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201
编号:13519473
“三泻心汤”临床应用探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1
     按:本案乃大吐后伤津耗气所致。胃喜润恶燥,胃腑津液亡失则郁热内生,故见烧心;气随津脱则胃腑通降不及,可见胃脘痛、大便难解;脾胃互为表里,胃气耗伤累及脾阳不振,不达四肢,故见四肢冷;舌淡属阳虚,苔黄干属积滞,故治以半夏泻心汤合小承气汤,辛开苦降,轻下热结,方中姜半夏、干姜辛开脾阳,黄芩、黄连、大黄苦寒降泄,佐以党参、白术、大枣健脾扶正,枳实、厚朴、木香、砂仁行气消积。诸药方证相应而竟全功。

    2.2 生姜泻心汤案

    患者,男,22岁,2015年4月20日就诊。1 d前饮食不洁后出现腹泻、日行七八次、呈水样,伴肛门灼热感,腹痛,自诉可闻及肠鸣音,口渴,喜温饮,小便少、色淡黄,舌质淡黯,苔水滑,脉弦滑。查体:肠鸣音亢进,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辨证:寒热错杂,水气内停。治法:温脾散水、清肠利湿。方以生姜泻心汤合五苓散:生姜5片,姜半夏15 g,黄芩10 g,黄连3 g,干姜5 g,党参10 g,白术15 g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