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202
编号:13511347
和而兼下法治疗小管间质性肾炎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2
     1.2 感受外邪

    感染是临床发生TIN的重要而常见原因。TIN可由病毒(如巨细胞病毒、汉坦病毒、多瘤病毒等)、细菌(如沙门氏菌、链球菌、耶尔森氏菌、布鲁氏菌等)、真菌(如组织胞浆菌病等)、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弓形虫等)等感染引起。应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TIN患者主要与感染性原因有关,包括多瘤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可能导致后续排异的风险增加;骨髓移植患者存在腺病毒引起坏死性TIN风险。中医学认为,外感疾病能引起肾脏气化功能异常,如《灵枢·热病》“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外感湿热毒邪,首先犯肺,肺气闭塞,水道通调失司,不能下输肾与膀胱,三焦失和,水道不通;或热邪犯肺,肺热伤津,水源枯竭,而小便不通,诚如《证治汇补·癃闭》所言:“有热结下焦,壅塞胞内,而气道涩滞者,有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而气化不施者,均可致癃闭。”

    1.3 药毒所伤或他病所累

    资料显示,7%~27%不明原因非少尿或少尿型AKI成人患者可能与药物诱导的TIN有关[4]。β-內酰胺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是最常见的相关药物,且呈现经典TIN。实验室检查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进而出现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水肿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