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203
编号:13501024
基于时间的阴阳辨证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3
     案例3[2]:以男性患者,46岁,干部,因外感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自服感冒药后日哺潮热,入夜尤甚,夜半后发热自行消退,不恶寒,时有盗汗,咽干而痛,口渴,饮食尚可,睡眠欠佳,便干尿赤,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数。治以滋阴清热之法。药用银柴胡10 g,知母15 g,青蒿50g,鳖甲25 g,地骨皮15 g,秦艽10 g,生地黄20 g,麦冬20 g,胡黄连15 g,百合20 g,黄芩15 g,牡丹皮15 g。服8剂后症状减轻,复感外邪,症状反复,守方续进8剂后症状减轻。共进21剂后热退症消。笔者体会:日哺潮热,入夜尤甚,夜半后发热自行消退,此時间段阴气呈上升状态,直至达到一定量后症状缓解,说明阴气至而量不足,故以滋阴补阴为法。方以清骨散加味,滋其阴而清其虚热,则病可除。

    2 在某时间段症状加重或发病

    症状加重或发病说明具有上升趋势的阴气或阳气对疾病有害,治疗时应抑制阴气或阳气。

    案例4[3]:一男性患者,咳嗽月余,痰少清稀,入夜咳甚,白天咳减,反复不已,服西药不见好转,胸片无异常,四诊独见舌淡红、苔薄白。药用麻黄6 g,细辛3 g,苦杏仁8 g,姜半夏8 g,陈皮8 g,桔梗10 g,蜜紫菀10 g,蜜款冬花10 g,生姜3片,炙甘草3 g。6剂而愈。笔者体会:此患者白天咳减,入夜咳甚,说明此段时间阴气加重病情,宜抑阴,故用辛温散寒之法。
, http://www.100md.com
    案例5[4]:一女性患儿,4岁,咳嗽、少痰,无涕,凌晨1-3时阵发痉挛性咳,咳甚则面红目赤,流泪,时恶心干呕,纳食一般,二便正常,舌红,苔黄。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太子参10 g,柴胡10 g,黄芩10 g,姜半夏6 g,紫菀12 g,款冬花10 g,焦山楂10 g,枳壳6 g,莱菔子15 g,炙甘草6 g。4剂后,咳嗽基本消失。笔者体会:凌晨1-3时阵发痉挛性咳,此时间段阳气呈上升状态,说明阳气加重对疾病有害,故以抑阳为法。然此时间段虽阳气为上升阶段,但为小阳、嫩阳,故不能抑制太过,需间接补阳扶正为妥,小柴胡汤之人参就为此意。

    3 小结

    临床上,疾病的发生是复杂的,辨证方法亦多样,任何一种症状有最适合的辨证方法。基于时间的阴阳辨证,对疾病发生发展与时间关系密切的症状最为合适,但应结合其他辨证方法,才能达到切中病机。基于时间的阴阳辨证,辨证的是大方向,也就是“纲”。至于如何走,则是辨方证的问题,正如伤寒大家胡希恕所谓“方证是辨证的尖端”[5]。总之,“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岳美中,岳沛芬.岳美中经方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30-31.

[2] 张惠娴.时间医学临证一得[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1,7(4):14.

[3] 潘振彬.人体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中医研究, 1995,8(2):24.

[4] 韩玉霞.论小儿内伤咳嗽与时间的关系[J].国医论坛2017,32(4):56.

[5] 冯世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67.

    (收稿日期:2018-11-07)

    (修回日期:2019-09-05;编辑:梅智胜), 百拇医药(刘野 植奇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