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203
编号:13501272
基于伏气学说的犀角地黄汤用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3
     临床上,对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发病理论可从伏气学说思想出发,并以犀角地黄汤加减论治。据此,笔者基于伏气学说思想,阐述犀角地黄汤加减论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理论基础。

    1 伏气学说

    《内经》有“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此为后世学者视为伏气学说最初的理论基础。伏气温病的理论基本内容是指感邪之后,病邪伏留于体内,逾时而由里外发,或为新感引动,或为正虚自发,且病情较重的发病特点。伏气学说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再回归广义的过程。从《内经》所指的广义伏邪,如“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四时之邪皆能伏于内而使机体致病。再到《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名确立,“伏气”一词变为专指一部分外感温热病的名词,伏寒化温逐渐成为主导思想。至明末清初,温病学说迅速发展,伏气学说不再是单一伏寒化温的思想。《温疫论》认为“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伏于膜原,发为温疫”,可视为伏气温病的另一种阐述,也是伏邪再次向广义发展的开端。乃至后世所讲“六淫皆可伏气”,为伏气学说的应用拓宽了道路。

    2 银屑病与伏气学说的关系

    银屑病是与机体固有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相关的特异性免疫性皮肤病,具有发病率较高、易复发、病程较长、季节性明显等特点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