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懒言少语 原因在于忧郁
吴江的老父亲今年已67岁,是个退休干部。吴江的母亲已去世两年,因此老父亲和吴江住在一起。
3个月前的一天,老父亲起床时感到左侧肢体麻木,不能动弹。吴江连忙送老父亲住进了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左侧偏瘫。经过医生的积极救治和康复训练,老父亲的病略有好转,4周前吴江将老父亲接回了家。由于左侧上肢恢复不理想,老人虽能下床行走,但无法干家务活,每天只能在屋里转转。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话用在吴江身上却不恰当,自打老人病后,吴江跑前跑后侍候老人。从医院接老人回家后,无论一天工作多么忙,吴江都要抽空和老父亲谈谈或找点乐子逗老人开心。吴江的妻子也很贤惠,自老人病后一直与吴江一起侍候老人,在生活上尽量照顾好老人。邻居们都夸老人有福气,挺羡慕的。
吴江的父亲似乎并没有因儿女的孝顺和照料而感到开心,显得心事重重。尤其是近两周来,老人的话越来越少。吴江或妻子和他说话时,他要么半天反应不过来,要么只是简单地说“嗯”、“啊”或“行”、“是”等几个字,这可不符合老人平日的性格,即便病重那段时间也不是这样,刚出院的1~2周也不是这样……
, 百拇医药
吴江对老父亲这一段的情绪变化挺纳闷,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天,吴江遇到一位当医生的老同学,便对老同学讲出了心中的疑问。那位老同学是位有经验的心脑血管病医师,听了吴江的讲述后,认为老人的性格变化和懒言少语可能是因“脑卒中后抑郁”作怪,应进行心理检查和治疗。
经老同学的介绍,吴江带老父亲来到某医院心理科,由主任医师葛大夫接诊。葛大夫详细询问了病情发展经过后,为老人进行了精神心理分析检查,结果证实了那位老同学的推测,老人确实是有脑卒中后抑郁问题存在。
葛大夫对吴江说:“脑卒中后情绪反应是常见的,一般以抑郁情绪表现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事重重、闷闷不乐、懒言少语、动作减少、食欲减退。有时还出现头昏、头痛、失眠、早醒、全身无力、烦躁不安、假性痴呆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葛大夫进一步解释说:“老人左侧肢体偏瘫,说明病变在右侧大脑皮层,一般来说,右侧大脑是人的优势中枢,语言及情绪的调节均以优势中枢为主,因而左侧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较右侧偏瘫的患者易患抑郁症状。”
, 百拇医药
吴江又问葛大夫:“为何老人病初没有抑郁症状,最近才出现症状呢?”葛大夫接着回答说:“脑卒中后病人出现抑郁症状,其高峰期并不是病后初期,绝大多数发生在康复期,与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有关,若恢复良好很少产生这一现象,若留有后遗症或恢复不良则发生率高。吴江的老父亲病后能下床行走,算恢复得较好的病例,但其手臂的功能恢复不良,活动受到限制。而老人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发现自己只能依靠儿女,不能为儿女干些事情,心情郁闷,必然使抑郁病情发展,越来越沉默寡言,意志消沉。因此,直至近期老人的表现才越来越明显,也才引起了家人的注意。”
通过葛大夫的解释,吴江的疑团逐一解开,按照葛大夫的建议,吴江的老父亲应先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再接回家。
在临床上类似吴江的老父亲这样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例并不少见。据有关资料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23%—76%。因此,应当从病人早期就开展认识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调节好病人情绪,培养健康心理和提高病人自身调节能力,增强治疗信心。这样一方面可有利于躯体状况的好转,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另一方面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状出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百拇医药(魏开敏)
3个月前的一天,老父亲起床时感到左侧肢体麻木,不能动弹。吴江连忙送老父亲住进了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左侧偏瘫。经过医生的积极救治和康复训练,老父亲的病略有好转,4周前吴江将老父亲接回了家。由于左侧上肢恢复不理想,老人虽能下床行走,但无法干家务活,每天只能在屋里转转。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话用在吴江身上却不恰当,自打老人病后,吴江跑前跑后侍候老人。从医院接老人回家后,无论一天工作多么忙,吴江都要抽空和老父亲谈谈或找点乐子逗老人开心。吴江的妻子也很贤惠,自老人病后一直与吴江一起侍候老人,在生活上尽量照顾好老人。邻居们都夸老人有福气,挺羡慕的。
吴江的父亲似乎并没有因儿女的孝顺和照料而感到开心,显得心事重重。尤其是近两周来,老人的话越来越少。吴江或妻子和他说话时,他要么半天反应不过来,要么只是简单地说“嗯”、“啊”或“行”、“是”等几个字,这可不符合老人平日的性格,即便病重那段时间也不是这样,刚出院的1~2周也不是这样……
, 百拇医药
吴江对老父亲这一段的情绪变化挺纳闷,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天,吴江遇到一位当医生的老同学,便对老同学讲出了心中的疑问。那位老同学是位有经验的心脑血管病医师,听了吴江的讲述后,认为老人的性格变化和懒言少语可能是因“脑卒中后抑郁”作怪,应进行心理检查和治疗。
经老同学的介绍,吴江带老父亲来到某医院心理科,由主任医师葛大夫接诊。葛大夫详细询问了病情发展经过后,为老人进行了精神心理分析检查,结果证实了那位老同学的推测,老人确实是有脑卒中后抑郁问题存在。
葛大夫对吴江说:“脑卒中后情绪反应是常见的,一般以抑郁情绪表现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事重重、闷闷不乐、懒言少语、动作减少、食欲减退。有时还出现头昏、头痛、失眠、早醒、全身无力、烦躁不安、假性痴呆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葛大夫进一步解释说:“老人左侧肢体偏瘫,说明病变在右侧大脑皮层,一般来说,右侧大脑是人的优势中枢,语言及情绪的调节均以优势中枢为主,因而左侧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较右侧偏瘫的患者易患抑郁症状。”
, 百拇医药
吴江又问葛大夫:“为何老人病初没有抑郁症状,最近才出现症状呢?”葛大夫接着回答说:“脑卒中后病人出现抑郁症状,其高峰期并不是病后初期,绝大多数发生在康复期,与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有关,若恢复良好很少产生这一现象,若留有后遗症或恢复不良则发生率高。吴江的老父亲病后能下床行走,算恢复得较好的病例,但其手臂的功能恢复不良,活动受到限制。而老人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发现自己只能依靠儿女,不能为儿女干些事情,心情郁闷,必然使抑郁病情发展,越来越沉默寡言,意志消沉。因此,直至近期老人的表现才越来越明显,也才引起了家人的注意。”
通过葛大夫的解释,吴江的疑团逐一解开,按照葛大夫的建议,吴江的老父亲应先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再接回家。
在临床上类似吴江的老父亲这样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例并不少见。据有关资料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23%—76%。因此,应当从病人早期就开展认识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调节好病人情绪,培养健康心理和提高病人自身调节能力,增强治疗信心。这样一方面可有利于躯体状况的好转,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另一方面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状出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百拇医药(魏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