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与生活》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040948
接受孝心不必打折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日 《保健与生活》 2006年第5期
     朋友的父母都已70多岁,早该颐养天年,朋友每年给父母两三千块钱,希望他们在家里享享清福。每次给钱,两位老人总是推三阻四,说自己如何如何有钱。儿女一走,他们却挖空心思到处“寻”钱,今天去摘野生金银花,明天去收破烂。老人其实不是不缺钱,而是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

    另一对老人更有意思。他们很清贫,连用个灯都精打细算,一个月只花三四块钱的电费,然而,每当儿女给他们一点钱,他们就会买些鸡鸭鱼肉送给儿女。这样一来,儿女孝敬的钱所剩无几。

    中国的父母是最克己的,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倾尽财力、精力进行抚育和培养;孩子成人,他们又生怕增加儿女的负担,对儿女一点点回报惴惴不安。其对子女的呵护和关心固然可嘉,做法却值得商榷。

    人老了,谋生能力必然变弱,城里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老人基本上可以凭养老金过日子,农村老人目前则主要靠子女赡养。老人高高兴兴地接受儿女孝敬的钱,可以有效地缓解经济紧张,提高生活质量。其实,儿女给父母多少钱,自会在心中掂量掂量,赚得多多给,赚得少少给,一般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老人大可不必过分操心。

    父母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一味给儿女解压,年轻人会觉得养父母花不了几个钱,在事业上吊儿郎当。有时父母悦纳儿女的孝心,也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责任心和进取精神。

    父母带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做儿女的总想在父母年老后作出回报,除了显示孝心之外,也为了表现自己有用。父母悦纳儿女的孝心,儿女才会有成就感,他们的生命才会有一份别样的快乐。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当这个社会人人都愿意关爱父母,父母乐于接受这份关爱,我们的文明才能体现其理性和人文的内涵。, 百拇医药(游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