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编号:12682045
科学防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等(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保健与生活 2013年第10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导致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的疾病。

    病因

    1.化学因素:化学物品以苯及其衍生物、有机磷农药多见,常见引发此病的药物有氯(合)霉素、解热镇痛剂及磺胺类药、四环素类药、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

    2.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r射线等。

    3.生物因素:与再障发病关系密切的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

    4.其他因素:长期未经治疗的各种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垂体前叶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均能引起再障,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也可转化为再障。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满意的解释,一般形象地归纳为“种子”(造血干细胞)、“土壤”(造血微环境)和“虫子”(免疫异常)三者的相互影响。有些患者由于干细胞缺陷,有些患者由于造血微环境的损伤,有些患者则由于血中有抑制因子或细胞的抑制作用。再障是一组多种病变,它们的性质不同,治疗的方法、疗效也有差异。

    临床表现

    再障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我国学者把再障分为急性和慢性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