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与生活》 > 2019年第23期
编号:13436948
儿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保健与生活》 2019年第23期
     9岁的男孩浩浩,遇到了这个年龄和性别不该有的尴尬,他的胸部竟然开始发育了。经医生诊断,浩浩是因为食用了含有过量激素的保健品。类似浩浩这样因为服用保健品带来身体损伤的例子并不少见。记者调查发现,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被爱子心切的家长送进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服用保健品反造成身体损害

    “起初是孩子不愿意上游泳课,也不说原因。直到有一次出去吃饭时,孩子把汤倒在身上,却不让我脱上衣,才发现孩子的乳房竟然发育了。”浩浩的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经儿科医生诊断,浩浩的乳房发育是因为吃了不少补锌的保健品,导致激素紊乱,生长加速。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朱华说,因滥用保健品导致身体损伤来求医的小患者并不少见,问诊发现,不少家长因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或者觉得应该提高免疫力,就给孩子服用保健品,有的孩子长期服用某类保健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儿童保健品名目繁多,如补充微量元素的、保护肠胃健康的、健脑的、增强免疫力的……记者在多地的药店、母婴店等看到,深海鱼油、DHA、蛋白粉等儿童保健品被放在醒目位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销售人员称,牛初乳、蛋白粉等产品在家长群体中备受推崇,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产品非常畅销。

    不少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品广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的;等等。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儿童保健品在销售时会暗示家长产品是健康所需或具有预防疾病功能,涉嫌违法。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等,这种宣称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儿童保健品比比皆是。一些家长告诉记者,总是担心孩子身体弱,看到这样的广告就想试试。

    提醒家长应理性消费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加大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力度。天津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医生杨军红表示,合理饮食、正常发育的孩子一般无须额外服用保健品。过多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能产生负面作用;有的保健品还含有激素,过量服用会对孩子成长造成损害。“如果确有必要,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及营养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科学进行药物治疗及添加营養补充剂。”杨军红说。, 百拇医药(翟永冠 董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