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僵硬度的超声观察
文章编号:1005-619X(2007)06-0370-02
【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的改变。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00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患者划分为74岁三个年龄组,观察不同年龄组、高血压不同分级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僵硬度的变化。结果 >74岁高血压Ⅲ级患者内中膜厚度与僵硬度较同级74岁60例,高血压分级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发布的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
1.2 仪器和方法。采用东芝35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MHz。患者取平卧位,双肩垫枕,头向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分别取颈总动脉窦部进行内中膜厚度(IMT)及内径测量,取3个测量点,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其中血管内径[包括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参照ARIC动脉硬度指标测试方案和Tomiyama等[2,3]有关动脉硬度指标换算公式。动脉僵硬度=PP×Dd/(Ds-Dd)。脉压(PP)=SBP-DBP。
1.3统计学处理。由于动脉僵硬度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故将其对数转化后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将高血压患者年龄划分为74岁三个不同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高血压分级之间的颈总动脉IMT及僵硬度的指标差异。不同年龄组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的比较(表1):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年龄和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大于74岁高血压Ⅲ级患者较同级小于65岁及65~74岁的患者IMT有显著性差异(P, http://www.100md.com(李晓萌 朱 胜 宋晓东)
【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的改变。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00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患者划分为74岁三个年龄组,观察不同年龄组、高血压不同分级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僵硬度的变化。结果 >74岁高血压Ⅲ级患者内中膜厚度与僵硬度较同级74岁60例,高血压分级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发布的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
1.2 仪器和方法。采用东芝35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MHz。患者取平卧位,双肩垫枕,头向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分别取颈总动脉窦部进行内中膜厚度(IMT)及内径测量,取3个测量点,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其中血管内径[包括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参照ARIC动脉硬度指标测试方案和Tomiyama等[2,3]有关动脉硬度指标换算公式。动脉僵硬度=PP×Dd/(Ds-Dd)。脉压(PP)=SBP-DBP。
1.3统计学处理。由于动脉僵硬度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故将其对数转化后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将高血压患者年龄划分为74岁三个不同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高血压分级之间的颈总动脉IMT及僵硬度的指标差异。不同年龄组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的比较(表1):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年龄和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大于74岁高血压Ⅲ级患者较同级小于65岁及65~74岁的患者IMT有显著性差异(P, http://www.100md.com(李晓萌 朱 胜 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