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疗养医学》 > 2007年第8期
编号:285067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NPT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7日 《中国疗养医学》 2007年第8期
     文章编号:1005-619X(2007)08-0483-02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NPT的水平的观察,评价血NPT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戊型肝炎及NPT均采用ELISA法,产品分别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AMBURG IBL公司提供。结果 IgM阳性组;IgM、IgG同时阳性组;IgG阳性ALT非正常组;IgG阳性ALT正常组;对照组的血NPT值分别为(87.32±21.10)nmol/L,(48.68±10.27)nmol/L,(21.30±7.05)nmol/L,(9.04±3.75)nmol/L,(4.07±3.76)nmol/L。戊型病毒性肝炎组间比较:IgM阳性组与IgM、IgG同时阳性组,IgM、IgG阳性组与IgG阳性ALT非正常组,IgG阳性组ALT非正常组与IgG阳性组ALT正常组比较P值均

    注:P值为戊型病毒性肝炎各组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NPT是一种分子量为253的吡嗪嘧啶生物学稳定的化合物,在生物蝶呤合成途径中由鸟蝶呤核苷三磷酸形成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它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羟化过程中的辅因子,人体液内含有多种蝶呤物质分别是黄蝶呤、次黄蝶呤、生物蝶呤、新蝶呤等。健康人与各种疾病患者血清蝶呤物质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NPT所致。在细胞免疫激活参与病理过程中,体液新蝶呤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新蝶呤的水平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是细胞免疫激活的早期敏感指标[2]。

    本文对患戊型肝炎者血新蝶呤检测结果显示:IgM组、混合组、非正常组、正常组与对照组血NPT均值相比P都, 百拇医药(崔 征 宋明辉 殷 书 曾 媛 张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