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的心理保健
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关于癌症的病因,人们普遍偏重于理化刺激、病毒、药物、遗传、激素和衰老等因素,而忽视社会、心理、职业、人格特征等。事实上,社会心理紧张刺激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理化生物等因素有着同等意义。第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的许多资料反复证明:癌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及时间与情感状态相联系。
通过大量的病案分析和动物实验,人们已初步揭示了下述作用途径:紧张、压抑刺激→心理矛盾→皮质类固醇分泌增高→心力、体力处应付紧张状态→体力过度消耗 →免疫消耗作用削弱→免疫力降低→癌症发生。也就是说,任何社会心理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恶劣情绪,都可作为一种输入信息被人感知,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和生理(躯体)变化,这两种变化又是枢纽,使中枢系统和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降低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削弱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的监视作用,从而不能清除突变(癌变)细胞,随后可发展成癌症;或使致癌因素对具有特种遗传素质的人产生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情绪可能是癌细胞的恶化剂。纽约的心理学家埃劳森花了13年时间研究了400多例癌症病人,发现72%的病人,在发病前9个月到8年间曾失去主要亲人,多数病人表现出明显的失望情绪,感到孤独和没有前途。
癌症病人的个性研究表明,他们都是惯于克服、谨小慎微、顾影自怜、郁郁寡欢、忧虑重重、情感压抑的人,他们不爱交际,缺乏工作的热忱和生活的理想。因此,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而又压抑着愤怒和不满情绪的人,那些总感到自己无依无靠,对生活无能为力,饱受悲伤,陷入绝望和经常受恶劣情绪折磨的人,比较容易罹患癌症。与此相反,处在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温暖和睦的家庭,经常在愉快、乐观的情境中生活,可降低患癌症的可能性。
癌症的治疗,除需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期、不同病理类别,分别选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中药等治疗手段外,还应注意心理治疗和护理,以缓解和控制病人的躯体症状,争取更好的疗效。这些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实施保护性医疗方式
一般情况下,对绝大部分的癌症病人一旦确诊,不要马上把诊断与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始终要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流露出难过、痛苦、惋惜、没办法之类的表情。探视人员要和医护人员保持口径一致,并不要在患者面前过多地谈论有关这类疾病的话题。
2鼓励安抚
有不少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安慰,将会重新调整自己的心理平衡,恢复或继续保持良好的心境,不失去生活的信心。晚期癌症患者,往往求生欲望更强烈,医护人员决不能因病人身处绝境而表现出无可奈何或躲避疏远,而应该与家属亲友配合,主动了解病人的愿望,尽量满足其要求,更加关心他的睡眠、饮食等,体谅病人的苦楚,同情和谅解他们因病痛而表现出来的激动、抑郁等反常行为,并给于必要的感情上的支持,使病人感到自己并没有被亲人和社会抛弃。这样将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对晚期患者,至少能平静、安乐地离开人间。
3说理解释
癌症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时间长,须分期进行。治疗中常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手术后又常有某些创伤。如不事先向病人解释清楚,患者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出现症状,便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影响病情的好转。因此,整个治疗过程中,经常地说理解释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4催眠暗示
癌症患者对自己治疗一个疗程后的复查情况非常关注,总希望结果有所好转。根据这种心理,医护人员不应把病笃的信息告诉患者,反可视具体情况,通过不同方式,透露给患者“有所好转”的假信息。另外,针对癌症病人受暗示性强的心理特点,还可采用催眠暗示疗法,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常疼痛剧甚,此时,一般止痛药物无效,运用催眠暗示,有时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5行为疗法
此法对癌症病人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6自控松弛
本法对癌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7音乐疗法
主要是借助旋律优美的乐曲来转移情感,分散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注意力。由于聆听者的生活环境、文化修养、欣赏能力在音乐疗法中起着很大作用,所以,乐曲的选择和疗效,因人而异。
8气功疗法
本法已受到普遍的重视,值得借鉴采纳。
癌症的预防,主要应注意保持心理平衡,讲究饮食卫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定期进行体检普查等。其中保持心理平衡应注意做到:①心胸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他人攀比,诸如奖金、住房、提薪等。②遇事不怒,遇难不忧,看得远,想得通,放得下,不悦之事,尽量避开,善于自得其乐。③工作充满信心,生活充满情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④待人处世宽厚大度,遇到挫折要正确对待,重新振作,等等。
(收稿日期:2008-08-18), 百拇医药(张尊祥)
通过大量的病案分析和动物实验,人们已初步揭示了下述作用途径:紧张、压抑刺激→心理矛盾→皮质类固醇分泌增高→心力、体力处应付紧张状态→体力过度消耗 →免疫消耗作用削弱→免疫力降低→癌症发生。也就是说,任何社会心理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恶劣情绪,都可作为一种输入信息被人感知,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和生理(躯体)变化,这两种变化又是枢纽,使中枢系统和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降低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削弱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的监视作用,从而不能清除突变(癌变)细胞,随后可发展成癌症;或使致癌因素对具有特种遗传素质的人产生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情绪可能是癌细胞的恶化剂。纽约的心理学家埃劳森花了13年时间研究了400多例癌症病人,发现72%的病人,在发病前9个月到8年间曾失去主要亲人,多数病人表现出明显的失望情绪,感到孤独和没有前途。
癌症病人的个性研究表明,他们都是惯于克服、谨小慎微、顾影自怜、郁郁寡欢、忧虑重重、情感压抑的人,他们不爱交际,缺乏工作的热忱和生活的理想。因此,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而又压抑着愤怒和不满情绪的人,那些总感到自己无依无靠,对生活无能为力,饱受悲伤,陷入绝望和经常受恶劣情绪折磨的人,比较容易罹患癌症。与此相反,处在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温暖和睦的家庭,经常在愉快、乐观的情境中生活,可降低患癌症的可能性。
癌症的治疗,除需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期、不同病理类别,分别选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中药等治疗手段外,还应注意心理治疗和护理,以缓解和控制病人的躯体症状,争取更好的疗效。这些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实施保护性医疗方式
一般情况下,对绝大部分的癌症病人一旦确诊,不要马上把诊断与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始终要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流露出难过、痛苦、惋惜、没办法之类的表情。探视人员要和医护人员保持口径一致,并不要在患者面前过多地谈论有关这类疾病的话题。
2鼓励安抚
有不少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安慰,将会重新调整自己的心理平衡,恢复或继续保持良好的心境,不失去生活的信心。晚期癌症患者,往往求生欲望更强烈,医护人员决不能因病人身处绝境而表现出无可奈何或躲避疏远,而应该与家属亲友配合,主动了解病人的愿望,尽量满足其要求,更加关心他的睡眠、饮食等,体谅病人的苦楚,同情和谅解他们因病痛而表现出来的激动、抑郁等反常行为,并给于必要的感情上的支持,使病人感到自己并没有被亲人和社会抛弃。这样将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对晚期患者,至少能平静、安乐地离开人间。
3说理解释
癌症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时间长,须分期进行。治疗中常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手术后又常有某些创伤。如不事先向病人解释清楚,患者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出现症状,便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影响病情的好转。因此,整个治疗过程中,经常地说理解释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4催眠暗示
癌症患者对自己治疗一个疗程后的复查情况非常关注,总希望结果有所好转。根据这种心理,医护人员不应把病笃的信息告诉患者,反可视具体情况,通过不同方式,透露给患者“有所好转”的假信息。另外,针对癌症病人受暗示性强的心理特点,还可采用催眠暗示疗法,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常疼痛剧甚,此时,一般止痛药物无效,运用催眠暗示,有时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5行为疗法
此法对癌症病人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6自控松弛
本法对癌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7音乐疗法
主要是借助旋律优美的乐曲来转移情感,分散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注意力。由于聆听者的生活环境、文化修养、欣赏能力在音乐疗法中起着很大作用,所以,乐曲的选择和疗效,因人而异。
8气功疗法
本法已受到普遍的重视,值得借鉴采纳。
癌症的预防,主要应注意保持心理平衡,讲究饮食卫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定期进行体检普查等。其中保持心理平衡应注意做到:①心胸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他人攀比,诸如奖金、住房、提薪等。②遇事不怒,遇难不忧,看得远,想得通,放得下,不悦之事,尽量避开,善于自得其乐。③工作充满信心,生活充满情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④待人处世宽厚大度,遇到挫折要正确对待,重新振作,等等。
(收稿日期:2008-08-18), 百拇医药(张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