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1990747
减轻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刘 晓
第1页

    参见附件(1177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减轻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的方法。方法 将130例在门诊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Z形进针、边进边推药、推注空气”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两快一慢”法,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65人,肌肉注射部位不痛62人,不痛发生率为95%,疼痛3人,疼痛发生率5%;对照组65人,肌肉注射部位不痛54人,不痛发生率为83%,疼痛11人,疼痛发生率1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注射采用Z形进针法能明显减轻注射部位疼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肌肉注射;疼痛;分析

    肌肉注射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也是患者接触较多、最无奈的一种选择[1]。特别是儿童,静脉输液可能接受,肌肉注射没有不畏惧的。如何为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轻侵袭性操作所带来的痛苦是护理人员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士们按常规进行各种护理操作,以求尽快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如果将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融入操作过程中,使患者感到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使操作显得多样化和具体化,这样不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遵循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2]。我们通过2年的临床实践,每月均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Z形进针效果好,疼痛轻微。

    1一般资料

    选择2005-08—2007-08在我院门诊接受肌肉注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各组均为男45例,女20例,年龄5~70岁。分别采用Z形法和常规法进行观察,注射部位选择臀大肌。

    2方法

    1)实验组采用Z形法,抽吸好药液后,留少量空气(0.2~0.3 mL)在针筒内液面上,选好注射部位,常规消毒注射部位,先用左手食指将皮肤推向一侧,拇指绷紧,右手持针快速进入针梗长度的2/3,抽吸无回血,推注一定量药液后缓慢拔针,边拔边推,推完药液后推入空气快速拔针,用干棉球按压注射部位,力度适中。

    2)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抽吸好药液排尽针筒内空气,选好注射部位,局部消毒待干,左手拇指食指分开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快速进入针梗2/3长度,抽吸无回血,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栓,右手缓慢推注药液,推完后快速拔针,用干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3)疼痛程度判断标准:根据国际上常用的“马克盖尔法”为本实验疼痛程度评分。该法把疼痛分为6级,即1级不痛,2级有痛感,3级轻微疼痛,4级疼痛,5级疼痛剧烈,6级剧痛。让患者以自己的疼痛感受按以上6等级作出肌肉注射疼痛评价。

    3结果

    实验组采用Z形法注射后,肌肉注射部位不痛,活动自如62人,有痛感2人,轻微1人,不痛发生率达95%,疼痛发生率5%;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进行注射后,进针不痛,从推药开始直至拔针后持续疼痛者11人,疼痛发生率为17%,不痛者54人,不痛者发生率为83%,经χ2检验,实验组不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Z形法优于常规注射法,结果(表1)。

    4讨论

    1)常规“两快一慢”无痛注射法实现了进针和拔针无痛,但推注药液过程中乃至推注后一段时间,疼痛感越来越重,因为肌肉组织间隙有一定限制,药液越多组织间隙空间越小,刺激性越大,胀痛难忍,而且药液通过注射穿刺的瘘道外渗,不断刺激表层神经末梢也会使疼痛感逐渐加重。实验组采用Z形针法,即肌注前推开皮肤,肌注后松开皮肤复还原位,皮肤注射点和药液注入的部位错开,药液被正常组织皮肤遮挡住而不引起外渗漏,加上推完药液后推入少量空气形成阻挡层,有效阻止了药液外渗,边拔边推实现了把药液分布在不同层次的组织间隙中,减轻了对肌肉组织的刺激程度,所以有效地减轻了疼痛感。同时,有资料显示棉球比棉签按压效果好。实验组采用的Z形进针法,减轻疼痛有效率达95%,而对照组有效率为83%,两组差异比较明显。

    2)肌注引起疼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性别差异,个体耐受力差异,药物刺激性大小的差异,注射部位的差异,注射体位的安置是否舒适,以及注射前的解释工作等等,所以作为临床护士在执行操作前,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首先在心理上让患者感到舒适,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提高阈值。刺激性大的药液宜用粗针头做深部肌肉注射。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先注射药量少的后注射药量多的,灵活机动运用,不要硬搬教材,更不能持无所谓态度。要以减轻病人疼痛为准则,从多方面各种途径尽量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以免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烦躁不安、语无伦次、挑肥拣瘦,甚至拒绝接受治疗,更有甚者引起晕针、疼痛性休克等等。

    疼痛感的减轻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亲近感,协调了护患关系,有利于促进护患沟通,发现护理问题,从而解决护理问题,达到护理目标,提高护理质量[3]。

    5体会

    随着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各种需求的服务理念,不仅要深入我们的思想中,更要落实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护理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患者的各种感受和心理反应,把人文关怀体现在我们的言语行动中,让患者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的甜美。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时应熟练掌握、应用沟通技巧,正确评估患者和家属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善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以平和稳定的情绪投入工作,使患者备感受尊重、受重视,从而提高满意度。为把人文关怀整体护理观念融入操作中,护理人员也要不断钻研业务技术,突破常规改进提高技术水平,增进护理服务质量[4]。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5-356.

    [2]陈晓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7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