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针对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肌力,1资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
胡春燕 王静敏脑卒中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是由脑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导致脑部组织缺氧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特性,急性期50%~70%的脑卒中存活患者伴运动功能障碍,出现偏瘫[1]。中医认为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属“中风”,病机在瘀、痰、风、气四端,故治疗时应以通经活络、行气祛风、活血化瘀为主。针灸具有疏通经络,通气血之效,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电针也逐渐被应用于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但目前临床上主要有高频电针(连续波频率50 Hz)和低频电针(连续波频率20 Hz)两种电针治疗方式,但何种频率电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具有更佳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探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96例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6.51±4.37)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4.31±0.96)d。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6.60±4.46)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4.40±0.8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诊断标准[2];中医符合“中风”风痰阻络证的诊断标准[3]。
1.3 纳入标准 病程≤7 d;单侧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平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