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生理,总分,1对象和方法,2结果,3讨论
张蓉,冯宇萍,孟红艳,王晶,张菊霞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由多种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1]。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资料不同,其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成人遇到的两种主要类型的肺动脉高压[1-2]。在过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 年[3],而心功能Ⅳ级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低至6 个月[4]。虽然靶向药物的治疗可以缓解疾病相关症状,将其5年生存率提高到65%[3],但目前肺动脉高压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疾病[5]。而且,临床症状和客观可测量的临床终点并不能完全代表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来越被认为是疾病负担和整体福祉的重要衡量指标,现已经作为众多临床干预研究的次要结局和患者的预后因子,能更好地反映疾病和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影响[6]。除临床症状外,频繁的住院、反复的右心导管插管、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某些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等都可能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患者的生命负担相当沉重[7]。
甘肃省受地域的影响,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8]。2017 年甘肃省人民医院在全省设立首个肺动脉高压门诊,并自发开展“蓝唇护理”活动,虽使这一人群得到重视,但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被常规评估。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是评估生活质量的通用、非疾病特异性工具,同时也被证明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临床病程密切相关[9],有助于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效果[10]。因此,我们旨在通过SF-36 评估甘肃省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并探讨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从而为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干预措施以及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1 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18 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前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版)》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年龄≥18 岁;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语言沟通障碍,能正常交流;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肺动脉高压为特发性或由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引起。排除标准:伴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恶性肿瘤;由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7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