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进展
上肢,肢体,1药物治疗,2物理因子疗法,3运动疗法,4作业疗法,5康复机器手,6讨论与展望
李京斌,崔向红,佟明杰,刘昱南,唐迪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血管受损的一组疾病[1]。研究发现,当前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渐提高,该疾患的死亡率下降,但其仍旧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和残障的首位原因[2],幸存的患者通常合并有肢体、语言以及吞咽等功能障碍[3]。调查发现,度过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中约有70%的患者在治疗后存在或轻或重的运动功能障碍[4],在诸多的运动功能障碍中,上肢尤其是手功能障碍最为常见[5]。在脑卒中发病的1 年后,患者的自体性恢复大致终止,肢体障碍情况也趋于稳定,故而在患者发病后的早期是相关功能恢复的关键期,同时亦是提升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重要时段。相关文章中点明,尚未在任何动物模型中找到阻止脑梗死病灶进展的药物或者手术方式,药物治疗多发挥防复发以及提供保护为主的作用,而对于已经损耗的功能恢复作用基本为零[6]。现阶段,康复干预在临床手功能障碍的恢复中占据主要地位,且诸多的康复诊疗举措皆已证实在脑卒中后的手功能障碍恢复中具有一定的疗效[7]。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恢复与患者的病灶严重程度、大小、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的体质、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8],面对现阶段临床各式各样的康复干预诊疗举措,如何为患者选择适宜的一类是临床的重难点。本研究特就近年来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帮助患者择取最佳且适宜的康复手段来促进预后。
1 药物治疗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以神经阻滞剂A 型肉毒毒素(BTX-A)较为常见,该药物对于靶肌肉的肌张力或痉挛程度起着抑制作用,在康复训练前使用该药物有助于后续康复诊疗的开展,其借助对拮抗肌力开展协调性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相应的正确运动模式[9-10]。郝淑琴等[11]学者指出,在磁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BTX-A 治疗,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疗效持久且安全。Mihai 等[12]对肢体痉挛患者行局部注射BTX-A 治疗,发现治疗后患者的肢体痉挛情况有所缓解,患者活动能力得以提高。但长期使用BTX-A 会给机体带来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使用时需要把控BTX-A 剂量以及用药周期。
2 物理因子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是临床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在较为局限的机体痉挛中使用频次较高,受众群体多为改良Ashworth 量表MAS 评分1~3 级的脑卒中患者。考虑到物理因子疗法对于肌痉挛的缓解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暂,因此该治疗多在运动功能训练前开展实施。近些年来,临床出现了各类各样的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物理因子疗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1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