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艾滋病患者心中的无奈
十五岁的少年王涛,从小患有血友病,在全家举债为他治病的时候,又被证实患了艾滋病。噩耗传来,他的父母瘫倒了,但考虑到孩子还小,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决定对孩子封锁“消息”。他们瞒着所有的亲戚,从不留亲戚在家吃饭,总想方设法让客人用消毒水洗手后再走。害怕电视节目内容引起孩子联想,在家中实行“新闻检查”,连报纸也是有选择地给孩子看。孩子一天天长大,总会有知道真正病因的那一天,想到这些,王涛的妈妈常常在夜里偷偷地哭泣……王涛的爸爸为了能报销医药费,不得不将孩子得艾滋病的情况告诉单位,这又把自己推向“困境”:他在单位的厂车上与同事说笑时,有人提醒旁人“小心他的口水”,于是他再也不敢乘厂车了。有人“上书”单位领导:如果他上食堂吃饭,我们就到外面去吃饭。结果在单位领导的调解下,他买饭时不用直接递饭票,采取月结算;上班也不需要用考勤卡,甚至不能到厂里打热水……一切都变得不正常了,王涛一家度日如年。花季少年染上绝症——艾滋病,本是天大的不幸,然而他们要承受的不仅仅是疾病的痛苦。
读罢这则新闻,让人怜意顿生。艾滋病患者是不幸的,王涛的父母亲也是不幸的,他们被周围的人当作严加防范的对象,被“拒于千里之外”。生活中这种严加防范行为就表现为歧视。从艾滋病发现开始,歧视就始终伴随着它,亦成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减轻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伤害的最大障碍之一。
艾滋病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
对致死性严重传染病的恐惧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疫苗预防、病死率极高且无法治愈的严重传染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