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小贩到复旦大学博士生(1)
求学路上的首次不公平
魏宏远的原籍在河南省舞阳县。1975年,他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当地气候条件恶劣,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度。很多当地人患有一种叫做大骨节的地方病,魏宏远不幸被病魔缠身。大骨节病常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一般通过改善水质、调整饮食、补充无机盐等降低其发病率。
5岁那年,魏宏远的母亲不幸去世了。此前,为给母亲治病,家中已欠下巨额外债。父亲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还清了那笔外债。由于子女太多,父亲照顾不过来,魏宏远被寄养在河南舞阳的一个远房亲戚家。亲戚家已有三个孩子,家境也不好。魏宏远经常挨饿,每天最多吃两顿饭,接下来便是拣柴、割草、放羊、喂兔子,天不亮还要到集市上拾菜叶。
“童年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凡卡。”回忆当年,魏宏远至今感慨唏嘘。
那时的魏宏远蓬头垢面,身上生满虱子,冬天手脚冻得流脓,满是大片的疤痕。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饱饭。由于营养不良,加之水土不服,以及未能及时治疗,魏宏远的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身材矮小,成年时身高不足1.5米,而且膝关节外翻,两腿畸形,双腿呈x型,走路不协调。这一切的一切,为他日后的人生埋下痛苦的伏笔。
第一次感到世间的不公平是在中考后,那一年,魏宏远15岁。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分数高出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线10分,小小年纪的魏宏远欣喜异常。可是,就在他体检身体后,竟然被校方无情地拒之门外。此前,魏宏远自恃成绩好,在填报志愿时,也没有填报普通高中。
求学的道路第一次被阻断了。怎么办?
生活第一次将残酷展露,魏宏远的心头布满阴云。此时,家庭给他提供的唯一出路是——离开校园,回家当一个农民老老实实种田。魏宏远迫切地想读书,他知道,今生只能通过求学或许能改变命运。面临失学,魏宏远感到孤独无助。
后来,在好心人指点下,魏宏远叩开了县教育局局长办公室的门。当时,他真想把满腹的委屈说给局长听,可是因为紧张,他显得语无伦次。在泛着的点点泪光中,他最终讲清了没被录取的原因以及渴望上学的想法,好心的局长还是为他写了一张推荐条。
魏宏远把局长的推荐条呈给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长,校长同意接收,但名份是“高价插班生”。尽管如此,魏宏远已满怀感激了——在失学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恐惧缠绕着他,使他艰于呼吸,近乎死亡。而现在有了上学的机会,他在绝望中收获了一份希望。
18岁开始摆地摊谋生
走进了高中的校园,魏宏远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一直刻苦上进、分秒必争。
那一年高考结束,魏宏远18岁,命运竟是那样的捉弄人,三年前的历史再次重演:尽管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所报考院校的录取线,但再次因为体检而失去升学机会,原因当然还是他的身体。
被大学拒之门外,在凄苦的泪光中,魏宏远知道了生活的残酷、命运的不幸,他不敢再对求学产生幻想。剩余的只有眼泪,可是,眼泪有什么用呢?眼泪不能填饱肚子,眼泪不能维持生活,眼泪更不能给予他人格和尊严。
一个人思考多天后,魏宏远走出了痛楚,他开始对生活充满期待,他想通过别的途径改变命运。他深深思索着:如何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没有任何可攀附的社会关系,到哪里寻找出路?
生活不允许魏宏远游手好闲。18岁的他开始了街头摆地摊的谋生路。
清晨,在当时舞阳县城一条简陋的小街道上,一个最常见的镜头是:一个文弱少年奋力地架着推车,小推车装着满满的蔬菜,很沉很重,少年满头大汗,累得喘不过气来。夕阳下,少年瘦弱的身体尽管矮小,但背影拉得很长……
魏宏远还在不断地变换着经营方式。隔一段时间,人们会发现,在路旁卖早餐的小贩中,又多出了一个摊点和一张稚嫩的笑脸,原来,魏宏远又改行卖起了早点、烧饼、馒头……
生活中坎坷无处不在,不时有着摩擦和冲突。做小生意的人群中,因为竞争,经常是吵骂声不止。魏宏远只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他记不清受过多少人的呵斥,被多少人驱赶过。有一次,仅仅因为自己的小推车“侵占”了另一个摊主一点儿地盘,结果是,那个摊主蛮横地将魏宏远的车推翻了。还有一次,当地几个地痞来到摊位前,吃了烧饼不给钱不说,还讥笑魏宏远,说他的形象不适合做生意……
事实上,对于在街头做小生意的艰辛,生性好强的魏宏远并不抱怨也不害怕,可在街上摆摊时,看到一些人异样的目光,他心中那份受到歧视的屈辱以及人格尊严的缺失,令他难以忍受。每天收工后,他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一种自卑感袭上心头,这是一种黑夜中看不到光明的疼痛。
风雨如晦的日子里,魏宏远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积极寻求各种发展的机会。在街头摆地摊还算可以,但要想彻底改变家庭的贫穷,显然不可能。接下来,他曾尝试过维修家电、栽种蘑菇等多种行业,却因缺乏资金、技术等原因,最后无功而返。然而,他却不甘于以街头小贩了此一生,可是,前行的路又在哪里呢?
在一年多的街头小贩生活中,魏宏远没有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尽管此时的理想和梦想己很遥远,但他还是满怀热情地憧憬着,盼望有一天苍天睁开眼睛,眷顾一下这个在逆境中挣扎的跋涉者。于是,在结束了一天早出晚归的辛勤劳碌之后,魏宏远常常把目光聚焦在书本上。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求学,因为只有求学才能改变未来。
苦难的环境造就了魏宏远坚毅、乐观、豁达、随和的性格,这对他日后的成长不啻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自强不息实现大学梦
1994年夏的一天,魏宏远遇上了河南临颍县第一高中的谌素娥老师。谌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不仅课讲得好,更是个热心肠的人。看到眼前的学生如此憔悴,谌老师感到心隐隐作痛。“跟我学一年吧,我一定想办法把你送进大学。”这是谌老师见到魏宏远时说的一句话。
“谌老师,我这样,还能上学吗,会有大学录取我吗?”魏宏远说出内心的疑虑。
“孩子,不读书一点可能都没有,只有读书了,才有唯一的可能!”谌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事实上,谌老师太了解这个孩子了,学习成绩优秀,非常乐观,自尊、自强。尽管他身体有缺陷,但只要是集体活动,他都会主动参加,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自暴自弃。
在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种种努力,魏宏远回到课堂。他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读书真像是在拼命。一年的勤奋换来高考的巨大丰收,1995年7月,魏宏远被兰州大学录取。在当年河南省所有报考兰州大学的考生中,他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经过面试后被破格录取,这件事在舞阳和临颍两县引起了很大轰动,当地媒体对魏宏远的勤奋求学精神曾予以报道。
“在成长的道路中,对我伤害最大的不是歧视和嘲, http://www.100md.com(小 非)
魏宏远的原籍在河南省舞阳县。1975年,他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当地气候条件恶劣,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度。很多当地人患有一种叫做大骨节的地方病,魏宏远不幸被病魔缠身。大骨节病常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一般通过改善水质、调整饮食、补充无机盐等降低其发病率。
5岁那年,魏宏远的母亲不幸去世了。此前,为给母亲治病,家中已欠下巨额外债。父亲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还清了那笔外债。由于子女太多,父亲照顾不过来,魏宏远被寄养在河南舞阳的一个远房亲戚家。亲戚家已有三个孩子,家境也不好。魏宏远经常挨饿,每天最多吃两顿饭,接下来便是拣柴、割草、放羊、喂兔子,天不亮还要到集市上拾菜叶。
“童年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凡卡。”回忆当年,魏宏远至今感慨唏嘘。
那时的魏宏远蓬头垢面,身上生满虱子,冬天手脚冻得流脓,满是大片的疤痕。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饱饭。由于营养不良,加之水土不服,以及未能及时治疗,魏宏远的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身材矮小,成年时身高不足1.5米,而且膝关节外翻,两腿畸形,双腿呈x型,走路不协调。这一切的一切,为他日后的人生埋下痛苦的伏笔。
第一次感到世间的不公平是在中考后,那一年,魏宏远15岁。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分数高出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线10分,小小年纪的魏宏远欣喜异常。可是,就在他体检身体后,竟然被校方无情地拒之门外。此前,魏宏远自恃成绩好,在填报志愿时,也没有填报普通高中。
求学的道路第一次被阻断了。怎么办?
生活第一次将残酷展露,魏宏远的心头布满阴云。此时,家庭给他提供的唯一出路是——离开校园,回家当一个农民老老实实种田。魏宏远迫切地想读书,他知道,今生只能通过求学或许能改变命运。面临失学,魏宏远感到孤独无助。
后来,在好心人指点下,魏宏远叩开了县教育局局长办公室的门。当时,他真想把满腹的委屈说给局长听,可是因为紧张,他显得语无伦次。在泛着的点点泪光中,他最终讲清了没被录取的原因以及渴望上学的想法,好心的局长还是为他写了一张推荐条。
魏宏远把局长的推荐条呈给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长,校长同意接收,但名份是“高价插班生”。尽管如此,魏宏远已满怀感激了——在失学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恐惧缠绕着他,使他艰于呼吸,近乎死亡。而现在有了上学的机会,他在绝望中收获了一份希望。
18岁开始摆地摊谋生
走进了高中的校园,魏宏远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一直刻苦上进、分秒必争。
那一年高考结束,魏宏远18岁,命运竟是那样的捉弄人,三年前的历史再次重演:尽管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所报考院校的录取线,但再次因为体检而失去升学机会,原因当然还是他的身体。
被大学拒之门外,在凄苦的泪光中,魏宏远知道了生活的残酷、命运的不幸,他不敢再对求学产生幻想。剩余的只有眼泪,可是,眼泪有什么用呢?眼泪不能填饱肚子,眼泪不能维持生活,眼泪更不能给予他人格和尊严。
一个人思考多天后,魏宏远走出了痛楚,他开始对生活充满期待,他想通过别的途径改变命运。他深深思索着:如何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没有任何可攀附的社会关系,到哪里寻找出路?
生活不允许魏宏远游手好闲。18岁的他开始了街头摆地摊的谋生路。
清晨,在当时舞阳县城一条简陋的小街道上,一个最常见的镜头是:一个文弱少年奋力地架着推车,小推车装着满满的蔬菜,很沉很重,少年满头大汗,累得喘不过气来。夕阳下,少年瘦弱的身体尽管矮小,但背影拉得很长……
魏宏远还在不断地变换着经营方式。隔一段时间,人们会发现,在路旁卖早餐的小贩中,又多出了一个摊点和一张稚嫩的笑脸,原来,魏宏远又改行卖起了早点、烧饼、馒头……
生活中坎坷无处不在,不时有着摩擦和冲突。做小生意的人群中,因为竞争,经常是吵骂声不止。魏宏远只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他记不清受过多少人的呵斥,被多少人驱赶过。有一次,仅仅因为自己的小推车“侵占”了另一个摊主一点儿地盘,结果是,那个摊主蛮横地将魏宏远的车推翻了。还有一次,当地几个地痞来到摊位前,吃了烧饼不给钱不说,还讥笑魏宏远,说他的形象不适合做生意……
事实上,对于在街头做小生意的艰辛,生性好强的魏宏远并不抱怨也不害怕,可在街上摆摊时,看到一些人异样的目光,他心中那份受到歧视的屈辱以及人格尊严的缺失,令他难以忍受。每天收工后,他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一种自卑感袭上心头,这是一种黑夜中看不到光明的疼痛。
风雨如晦的日子里,魏宏远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积极寻求各种发展的机会。在街头摆地摊还算可以,但要想彻底改变家庭的贫穷,显然不可能。接下来,他曾尝试过维修家电、栽种蘑菇等多种行业,却因缺乏资金、技术等原因,最后无功而返。然而,他却不甘于以街头小贩了此一生,可是,前行的路又在哪里呢?
在一年多的街头小贩生活中,魏宏远没有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尽管此时的理想和梦想己很遥远,但他还是满怀热情地憧憬着,盼望有一天苍天睁开眼睛,眷顾一下这个在逆境中挣扎的跋涉者。于是,在结束了一天早出晚归的辛勤劳碌之后,魏宏远常常把目光聚焦在书本上。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求学,因为只有求学才能改变未来。
苦难的环境造就了魏宏远坚毅、乐观、豁达、随和的性格,这对他日后的成长不啻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自强不息实现大学梦
1994年夏的一天,魏宏远遇上了河南临颍县第一高中的谌素娥老师。谌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不仅课讲得好,更是个热心肠的人。看到眼前的学生如此憔悴,谌老师感到心隐隐作痛。“跟我学一年吧,我一定想办法把你送进大学。”这是谌老师见到魏宏远时说的一句话。
“谌老师,我这样,还能上学吗,会有大学录取我吗?”魏宏远说出内心的疑虑。
“孩子,不读书一点可能都没有,只有读书了,才有唯一的可能!”谌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事实上,谌老师太了解这个孩子了,学习成绩优秀,非常乐观,自尊、自强。尽管他身体有缺陷,但只要是集体活动,他都会主动参加,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自暴自弃。
在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种种努力,魏宏远回到课堂。他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读书真像是在拼命。一年的勤奋换来高考的巨大丰收,1995年7月,魏宏远被兰州大学录取。在当年河南省所有报考兰州大学的考生中,他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经过面试后被破格录取,这件事在舞阳和临颍两县引起了很大轰动,当地媒体对魏宏远的勤奋求学精神曾予以报道。
“在成长的道路中,对我伤害最大的不是歧视和嘲, http://www.100md.com(小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