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王佐良:在婚姻里诗意漫步(1)
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张海迪喜欢上了这个瘦削、俊朗的大哥哥,但顾及到自己的身体,她还是违心拒绝了王佐良的爱意,并劝他打道回府。王佐良却执著地在她家里住了下来,主动担负起伺候张海迪的任务。并帮她学习英语、德语。王佐良还找来杂木,糟心为海迪做了一副轮椅,两人学习累了他就推着她到外面转转。渐渐地,海迪发现两人性格、志趣相投。而且她被王佐良那种做事执著、儒雅、温文的气质深深打动了。就这样,两人走到了一起。王佐良随着海迪从莘县到聊城,到济南,转眼间琴瑟和鸣地生活了26年。
为了方便照顾海迪,王佐良一直和海迪及其父母住在一起。1990年以后,他们搬进了济南市花园小区,这个小区是济南市为解决市内各界知名人士“房困”问题而建的,人称“名士楼”,张海迪一家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多年。
多年来,王佐良和妻子的生活已达成了默契。每天晚上,他们和父母一起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后,夫妻俩便回到书房,一人一张书桌开始了一个晚上的学习和写作。屋子里静悄悄的,两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惟有敲击键盘的声音时疾时缓地在书房里回响着。
, 百拇医药
1998年上半年,张海迪和丈夫合作,共同翻译了一本20万字的美国长篇小说《莫多克——一头大象的故事》。本来,张海迪是想独力完成这部小说的编译工作。但她经常被书内的情景感动得泪水潸然,以致哀伤得不能自己。于是,她便请丈夫出马相助,把那些感伤的章节交由他完成,这也是两人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合作。
20多万字的小说,就是在他们小小的书房里,经过几百个这样的夜晚诞生的。有时为了一两个单词的说法,两人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后来,张海迪在此书的《译序》中说:“尽管我们曾为这本书争论不休,但那都是为了我们的读者朋友。在此,我想对我的合作者(我的先生王佐良)说——我爱《莫多克》,我也爱你!”
几乎所有的夜晚,夫妻俩都这样默守书斋,有时实在太累了,一个便说:“嗨,不行了,我们歇会儿吧!”于是,王佐良就推着海迪走一走。这时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快乐,走一会儿,海迪便说,现在就当我们是去公园,你说现在走到哪儿了?王佐良便说,走了还不到一半呢。于是,他们又在屋子里转来转去而那个公园也永远到不了。
, 百拇医药
其实,在济南定居这么多年,夫妻俩还真没去过一次公园呢,海迪舍不得花费时间,也怕给人添麻烦。更多的时候,他们选择厮守在书房里,你对着我,我对着你,天南地北地“神侃”,谈见到的人、碰到的事,谈艺术,谈社会,谈人生,任两人的思想火花在那间小小的书房里一次又一次地碰撞。
20多年的光阴,夫妻俩就是这样,妇唱夫随,相濡以沫。20多年来,王佐良从没有外出理过发,他的发型全是妻子亲自做的。20多年来,张海迪活在诗意里,活在自己单纯的世界里,而王佐良就是那个读诗的人。
“先生是我的‘健康顾问’兼‘形象顾问’”
“一个人病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进取的信心和力量。”当年张海迪在报告中说的这句话曾激励了许许多多残疾青年,也同样激励着她自己。这么多年来,作为丈夫,王佐良经历了妻子遭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因此,他照顾起妻子来也格外尽心。
, http://www.100md.com
1985年,由于昼夜伏案创作《轮椅上的梦》,张海迪的鼻梁被眼镜压破一块,从此不断溃烂出血。可为了写作,她全然没有在意,一边用手绢捂着,一边仍不停地写。就这样拖到1990年,她被确诊为鼻梁基底细胞癌,张海迪又一次面临着死神的威胁。
可张海迪依然无所畏惧,她笑着对医生说:“该怎么治就怎么治吧!”为防癌细胞扩散,她需要手术。在手术台上,因为高位截瘫不能麻醉,她就凭自己的意志去抵御疼痛。她在手术台上时,甚至听得见手术刀划开自己皮肤的声音。
几个小时后,当张海迪面色苍白、浑身无力地从手术台上下来时,王佐良急步走上前握住妻子的手。难过加上紧张,他鼻梁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为了安慰丈夫,张海迪风趣地说:“我想假如我是被捕的地下党员,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我都不会叛变的,而你可就难说了,你看,你的手都被吓得冰凉了!”
经历过生离死别,王佐良对妻子照顾得更加周到了。每天清晨,他匆匆忙忙赶到城东的学校上班,中午不管凤吹日晒,再骑上半个小时的车赶回家。他不放心海迪一个人在家里,只要见到她便是一种欣慰。
, http://www.100md.com
“我爱《莫多事》,我也爱你!”
今年58岁的王佐良是上海人,曾在安徽庐江县插过队,他为人谦和,儒雅温文。作为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培训中心的资深教授,他身上有着十足的书卷气,而且一看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王佐良清楚地记得,那是1981年12月19日的上午,他翻开当天的《人民日报》,就被头版头条那篇《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的报道吸引住了。玲玲是张海迪的小名。反复读了几遍文章后,他对身残志坚的玲玲姑娘升起了一股倾慕之情,立即提笔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寄给了千里之外的张海迪。随后。两人书信往来频繁,友情与日俱增。
几个月后,王佐良长途跋涉来到山东莘县。向张海迪表达了他的爱慕之情。对于彼此的第一印象,他们各自写过一段文字。海迪这样写道:“十多年前那个难忘的春天,一个晴朗的早晨,他站在了我的面前,还给我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书。这些书都是我向往已久的。我不知道他怎样猜出了我的愿望。我对他并没有陌生感,如同见到了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他的坎坷经历、书生气质深深打动了我。”
, 百拇医药
而王佐良对张海迪的第一印象则是:“这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姑娘,洋溢在她脸上热情的笑容和话语中丰富的词汇,使我觉得她小小的居室正像外面春天的原野,焕发着青春蓬勃的朝气,让我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残疾!”
近年来。张海迪不能较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写作了,王佐良的妻子添置了笔记本电脑。后来,张海迪甚至不能倚着床或平躺着写作了,她必须将电脑放在身体的一谢,扭着身子敲击键盘。王佐良只要在家,就时常叮嘱妻子注意休息,或给她端杯牛奶喝,或给她按摩肩膀放松放松。
两人晚上经常工作到凌晨时分,有时,王佐良睡得早些。张海迪常常过来叫醒他,急火火地说:“快去看看,电脑可能出了故障,文章被删掉了一部分!”或者:“是不是打印机出了问题?”作为家里和单位的“电脑专家”,王佐良总是责无旁贷地一骨碌爬起来修电脑,有时要熬到东方发白才能重新躺下来,迷糊一会儿就该去上班了,可他没有任何怨言。
张海迪爱书成癖,每个月都会列出一串要读的书目,然后,王佐良便会不辞辛苦地给妻子买回来。有些海迪没说要买的书,他就把目录抄下来,带回家供她选择。
张海迪喜爱画油画,写作之余还创作了多幅画作。2005年6月,张海迪读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读着读着,小说里描绘出的意境让她有种想用画笔表达出来的冲动。于是,她转着轮椅冲到, http://www.100md.com(飙 尘)
为了方便照顾海迪,王佐良一直和海迪及其父母住在一起。1990年以后,他们搬进了济南市花园小区,这个小区是济南市为解决市内各界知名人士“房困”问题而建的,人称“名士楼”,张海迪一家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多年。
多年来,王佐良和妻子的生活已达成了默契。每天晚上,他们和父母一起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后,夫妻俩便回到书房,一人一张书桌开始了一个晚上的学习和写作。屋子里静悄悄的,两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惟有敲击键盘的声音时疾时缓地在书房里回响着。
, 百拇医药
1998年上半年,张海迪和丈夫合作,共同翻译了一本20万字的美国长篇小说《莫多克——一头大象的故事》。本来,张海迪是想独力完成这部小说的编译工作。但她经常被书内的情景感动得泪水潸然,以致哀伤得不能自己。于是,她便请丈夫出马相助,把那些感伤的章节交由他完成,这也是两人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合作。
20多万字的小说,就是在他们小小的书房里,经过几百个这样的夜晚诞生的。有时为了一两个单词的说法,两人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后来,张海迪在此书的《译序》中说:“尽管我们曾为这本书争论不休,但那都是为了我们的读者朋友。在此,我想对我的合作者(我的先生王佐良)说——我爱《莫多克》,我也爱你!”
几乎所有的夜晚,夫妻俩都这样默守书斋,有时实在太累了,一个便说:“嗨,不行了,我们歇会儿吧!”于是,王佐良就推着海迪走一走。这时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快乐,走一会儿,海迪便说,现在就当我们是去公园,你说现在走到哪儿了?王佐良便说,走了还不到一半呢。于是,他们又在屋子里转来转去而那个公园也永远到不了。
, 百拇医药
其实,在济南定居这么多年,夫妻俩还真没去过一次公园呢,海迪舍不得花费时间,也怕给人添麻烦。更多的时候,他们选择厮守在书房里,你对着我,我对着你,天南地北地“神侃”,谈见到的人、碰到的事,谈艺术,谈社会,谈人生,任两人的思想火花在那间小小的书房里一次又一次地碰撞。
20多年的光阴,夫妻俩就是这样,妇唱夫随,相濡以沫。20多年来,王佐良从没有外出理过发,他的发型全是妻子亲自做的。20多年来,张海迪活在诗意里,活在自己单纯的世界里,而王佐良就是那个读诗的人。
“先生是我的‘健康顾问’兼‘形象顾问’”
“一个人病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进取的信心和力量。”当年张海迪在报告中说的这句话曾激励了许许多多残疾青年,也同样激励着她自己。这么多年来,作为丈夫,王佐良经历了妻子遭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因此,他照顾起妻子来也格外尽心。
, http://www.100md.com
1985年,由于昼夜伏案创作《轮椅上的梦》,张海迪的鼻梁被眼镜压破一块,从此不断溃烂出血。可为了写作,她全然没有在意,一边用手绢捂着,一边仍不停地写。就这样拖到1990年,她被确诊为鼻梁基底细胞癌,张海迪又一次面临着死神的威胁。
可张海迪依然无所畏惧,她笑着对医生说:“该怎么治就怎么治吧!”为防癌细胞扩散,她需要手术。在手术台上,因为高位截瘫不能麻醉,她就凭自己的意志去抵御疼痛。她在手术台上时,甚至听得见手术刀划开自己皮肤的声音。
几个小时后,当张海迪面色苍白、浑身无力地从手术台上下来时,王佐良急步走上前握住妻子的手。难过加上紧张,他鼻梁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为了安慰丈夫,张海迪风趣地说:“我想假如我是被捕的地下党员,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我都不会叛变的,而你可就难说了,你看,你的手都被吓得冰凉了!”
经历过生离死别,王佐良对妻子照顾得更加周到了。每天清晨,他匆匆忙忙赶到城东的学校上班,中午不管凤吹日晒,再骑上半个小时的车赶回家。他不放心海迪一个人在家里,只要见到她便是一种欣慰。
, http://www.100md.com
“我爱《莫多事》,我也爱你!”
今年58岁的王佐良是上海人,曾在安徽庐江县插过队,他为人谦和,儒雅温文。作为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培训中心的资深教授,他身上有着十足的书卷气,而且一看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王佐良清楚地记得,那是1981年12月19日的上午,他翻开当天的《人民日报》,就被头版头条那篇《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的报道吸引住了。玲玲是张海迪的小名。反复读了几遍文章后,他对身残志坚的玲玲姑娘升起了一股倾慕之情,立即提笔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寄给了千里之外的张海迪。随后。两人书信往来频繁,友情与日俱增。
几个月后,王佐良长途跋涉来到山东莘县。向张海迪表达了他的爱慕之情。对于彼此的第一印象,他们各自写过一段文字。海迪这样写道:“十多年前那个难忘的春天,一个晴朗的早晨,他站在了我的面前,还给我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书。这些书都是我向往已久的。我不知道他怎样猜出了我的愿望。我对他并没有陌生感,如同见到了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他的坎坷经历、书生气质深深打动了我。”
, 百拇医药
而王佐良对张海迪的第一印象则是:“这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姑娘,洋溢在她脸上热情的笑容和话语中丰富的词汇,使我觉得她小小的居室正像外面春天的原野,焕发着青春蓬勃的朝气,让我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残疾!”
近年来。张海迪不能较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写作了,王佐良的妻子添置了笔记本电脑。后来,张海迪甚至不能倚着床或平躺着写作了,她必须将电脑放在身体的一谢,扭着身子敲击键盘。王佐良只要在家,就时常叮嘱妻子注意休息,或给她端杯牛奶喝,或给她按摩肩膀放松放松。
两人晚上经常工作到凌晨时分,有时,王佐良睡得早些。张海迪常常过来叫醒他,急火火地说:“快去看看,电脑可能出了故障,文章被删掉了一部分!”或者:“是不是打印机出了问题?”作为家里和单位的“电脑专家”,王佐良总是责无旁贷地一骨碌爬起来修电脑,有时要熬到东方发白才能重新躺下来,迷糊一会儿就该去上班了,可他没有任何怨言。
张海迪爱书成癖,每个月都会列出一串要读的书目,然后,王佐良便会不辞辛苦地给妻子买回来。有些海迪没说要买的书,他就把目录抄下来,带回家供她选择。
张海迪喜爱画油画,写作之余还创作了多幅画作。2005年6月,张海迪读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读着读着,小说里描绘出的意境让她有种想用画笔表达出来的冲动。于是,她转着轮椅冲到, http://www.100md.com(飙 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