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康复》 > 2005年第1期
编号:11080126
“进劳”的警示:莫拿健康赌明天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日 《康复》 2005年第1期
     “过劳死”正在悄悄地逼近一个又一个中青年精英———

    2004年4月,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在跑步机上突然辞世;

    2004年11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在上海病逝,年仅38岁。

    近年来,英年早逝的还有: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小说家路遥、王小波,音乐家施光南,数学家张广厚、罗健,气象学家曾再顺,电力专家陈安乐,船舶专家华怡,物理学家蔡诗东、崔长庚、陈杨,力学家卓克聪……

    他们中有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艺术家,更有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业界精英, 曾经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却在中青年时代溘然而去,怎不令人为之扼腕!然而,更让人叹息的是,他们没有输给竞争对手,而是输在了自己手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应是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必然需要,但今天更多的职业人士在白天处理完日常事务之后。晚上还要继续工作。抑或奔走于各种疲劳的应酬。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代社会,不少35岁—50岁的社会精英终日都在为幸福美好的明天而打拼,却不知一种名叫“过劳死”的疾病正向自己袭来。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肩负重任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在30岁~50岁的英年早逝者中,95.7%的人是死于过度疲劳或由于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过劳死”成了不幸夭折的主要原因!

    事业与健康并非冰炭同炉,关键是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命是可贵的,健康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换取的,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请记住,储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应把自己的健康当作事业一样去经营。, 百拇医药(金锡鹏)